20年前云南可以說沒有包裝工業,據云南省包協1983的統計,全省僅有專業、兼業廠43戶,年產值1.2億元人民幣,稅利0.2億元。
改革開放20年來,云南省包裝工業以年均26%的速度遞增,到2000年,全省有包裝企業724戶,從業人員6萬多人,包裝工業年總產值為63.8億元,實現利、稅8.7億元,占全省國民生產總值的3%,在全省39個行業中名列第7位,成為一個具有一定規模的新興產業。并形成了以紙包裝、塑料包裝、金屬容器、玻璃陶器包裝、棉、麻竹包裝以及包裝設計、包裝印刷、包裝機械等門類基本齊全的工業體系。
在云南省卷煙工業的帶動下,近10年來云南包裝行業技改約100項,投入資金4億多元,引進購置了凹印生產線42條和先進的多色膠印、柔印、燙金、絲印以及印前桌面系統、電腦制版系統和印后配套設備,使云南省的包裝裝潢設備具有國內先進水平。
紙箱業全省擁有3-7層瓦楞紙板生產線47條,單面機30多臺。30%的紙箱企業引進國內外先進的多色印刷開槽機、模切機,開發生產彩印紙箱。塑料包裝業,全省有圓織生產線近40條和10多條聚脂瓶生產線,并新上雙向拉伸薄膜1.6萬噸,替代了進口。
金屬容器生產業已擁有制桶生產線19條,三片罐生產線11條,印鐵生產線4條,并又研制出黃磷包裝罐。
在所有制方面,2000年國有、集體企業比例已下降到52%,其它(三資、股份制、私營)上升到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