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質量定位與價格競爭
市場的調控作用,既激發了新技術、新產品研究開發能力,又制約了水平落后、質量低下技術、產品的進入。但市場的不規范也會造成傾銷而采用降質降價的無序競爭。盡管當前的市場秩序還相當不規范,但應看到,這只是一種暫時,也是市場經濟建設過程的一種動蕩過程。市場經濟發展與規范需依靠質量。質量,始終是商品的形象,制造者的道德體現,經濟持續發展的基礎。
從事印后工藝改革的初衷,就是解決落后工藝、材料造成的質量缺憾和健康損害。
宣傳推廣技術創新成果的目的,就是避免已解決的難題別人再繼續做。
質量,是一種追求與定位。
質量,是可貴的信用與形象。
質量,實質是以智力和品德為支撐,由嚴格的材料優選和規范生產技術為保證的綜合實力。
質量價格比,是公平競爭的準則。
沒有質量為參照的價格競爭,背離價值規律,是對市場的愚弄。不分質量檔次的價格競爭,是混淆品位差異,是對信用的褻瀆。
質量價格因素,會在以質量和信用為重的更大范圍內被認可。
以質量確保創新技術的可靠,以價格體現產品成本的真實,以創新成果應用后生產力的發展檢驗其科技含量的高低,在對比中規范對各類創新成果(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等)的理性選擇,以獲得的技術進步與實力提升衡量文化先進程度,評估定優劣,培養成信用,保護用戶正當權益,筑起市場經濟的道德底線,將扭曲的“價格”競爭恢復公正,維護經濟秩序。
對外擴大合作途徑以適應不同層面的需求,內部效率的提高和費用的降低,是調和質量定位與價格競爭矛盾的兩項措施。
4、資本保全與合同遵循
印后技術創新的研發與成果應用市場的擴大,是“智力”與“財力”雙重資本的運用。其開發主體和運用企業都面臨資金投入的問題。
各種原因造成的“三角債”困境,不僅影響了經濟的正常運行,還使信用嚴重受損。失去信用的交易,是低效率、高成本的經濟活動。為資本保全的現金交易,是歷經討債難的自我保全的無奈行為。
沒有書面合同而進行的營銷經營,難以得到法律的保護。
以信用為基礎,“合同法”規定為自律的協議合作,對印后技術創新市場的規范發展,對包含技術創新企業在內的印刷、包裝企業及行業依靠科技進步進行產品結構、產業結構調整,有相當的積極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