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紙箱企業處在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必須要有新的競爭戰略。
企業的一切行為,都有個競爭戰略問題。計劃經濟時期是計劃競爭,企業往上跑,爭計劃。市場經濟時期是市場競爭,企業跑市場,爭用戶。企業怎么參與市場競爭?靠戰略。戰略能夠明確企業發展的方向,決定企業的命運。企業競爭戰略就是研究市場規律,順應市場發展。怎么去觀察市場,分析市場?坐井觀天,天,井口大。在家想市場,永遠是小市場。用望遠鏡觀天,天大無邊。我們的企業應走出身邊到周邊市場看看,就會看到大市場。
新世紀進入新時期
江蘇紙箱企業從新世紀開始進入新時期。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里,江蘇各地的一批領頭企業基本完成了新一輪的技術改造,淘汰了老的普通瓦楞紙板生產線,換上五至七層新型寬幅高檔瓦楞紙板生產線。至此,江蘇約有總共160條生產線,其中新上的生產線約50條,標志著江蘇紙箱行業進入了新時期。
新時期的新企業,主體是鄉鎮企業,是國家改革、開放的產物,是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中發展成長起來,是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由大變強的企業,具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但也有不足之處,農村環境的小農經濟的劣根性影響企業的大生產大氣度,企業的管理基本上沿用憑經驗的老式管理,企業的家族群及企業改制后的子女接班問題仍十分嚴重。
新時期出現新市場
江蘇新時期企業面臨著身邊和周邊兩大新市場。身邊的省內老市場在新時期發生了急劇變化,由全面競爭轉向強強競爭。由于市場供大于求,市場商品嚴重過剩,競爭既激烈又殘酷,突出反映在無序的削價競爭,行業內的“窩里斗”,F在講的強強之爭,實際上企業大而不強,企業越大資金越緊張、困難越大,要實現轉機,有個拼搏過程。強強之爭的現象,也由過去的市場直接用戶轉向中小企業間接用戶,大廠同小廠的全面合作已奠定基礎。據我們了解,新上的大設備大企業、加工紙板供應給小廠的比例,小則20—30%,大則60—80%以上,現在大廠對付小廠不好玩,由于小廠選擇余地大,大廠多,殺價厲害,造成大企業的不穩定。
讓我們再來看看江蘇的周邊市場,同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江蘇處在東、南、西三面夾擊,由過去的以攻為主轉為以守為主。
西邊是安徽市場。過去江蘇人自以為江蘇經濟比安徽強,江蘇企業往安徽跑,一路平安。從新世紀開始,安徽(馬鞍山)山鷹紙業集團首先發起向江蘇進攻,開始以造紙為優勢擴建紙箱廠,重點向南京地區小紙箱廠提供廉價紙板,一年銷售6000萬,嘗到了甜頭,今年又上一條大線,用戶由南京擴張到蘇北地區的小紙箱廠。同時“山鷹紙業”股票上市有了資本,他們馬上在經濟發達的蘇州地區新辦兩家紙箱廠,還準備引進國外大型紙箱設備,還曾欲兼并控股江蘇省最大紙箱廠,可謂雄心勃勃看中江蘇。
南邊浙江市場,過去兄弟相處,各干各的,很少往來。新世紀伊始,浙江人以“溫州模式”活躍在全國市場的同時,也活躍到江蘇來,以特別廉價的包裝產品向江蘇市場“傾銷”,同時在江蘇一些地區辦廠。據了解,浙江人在江蘇的動作,大有展開趨勢。
東邊一個大上海出現“兩個城”——“上海國際包裝印刷城”、“上海包裝城”。包裝廠到包裝公司再到集團,再到包裝基地,再到包裝城,前面還加“國際”,國際就是世界,最大矣!這是現代包裝新時尚。一個大上海兩個“城”,不算多,其實上海浦東早有一個大包裝。上海兩個“城”包裝的什么?牌名不同,內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印刷有紙箱,紙箱有印刷。但有一點是共同:招商引資。上海市政府給下屬區提出一區一點的要求,所以上海普陀區搞了一個“印刷城”,由上海金鰲房地產公司承建,自稱中國包裝與印刷業的硅谷,第一個行業中央商務區,內設(計)交流、展銷、材料、辦公、培訓等十大中心。可買斷產權50年。包裝城是上海嘉定區(縣改)在馬陸鎮,由浙江老板投資建城,號稱規模首屈一指,優勢得天獨厚。上!皟沙恰笔谴髣幼,硅谷中心、首屈一指皆是廣告語言,要看實際,上!皟沙恰苯ǔ杀貙⒂绊懡K,江蘇人必須密切注視“上海兩城”的發展。
上!皟沙恰背霭l點在看中上海市場,以往江蘇在上海市場上有20—30%的份額,精明的浙江人,把“窩”做到上海,來個近水樓臺先得月,夠精明了。
新市場研究新戰略
新市場這是存在的現實,而且還在日新月異地發展,由此引起競爭更加激烈,戰略特別重要。
我們要老老實實承認新市場現實,而且要持積極的姿態應對這個現實,在這個現實的基礎之上研究我們的戰略。
戰略之一:要擴大大市場。周邊的同行打進來了,我們也要從自己身邊打出去。江蘇企業有實力,也有本事。但沖勁比不上浙江,接受新事物不如廣東,現在行業的“武器裝備”水平都差不多,數量有多有少,普遍存在過剩,但又不得不承認現實就是合理性,你說不合理你可改變,你若改變了現實,實現了另一個現實,又是合理性。我經常聽到廠長在抱怨江蘇紙箱廠太多,生產線太多,江蘇作為一個大省,160條生產線多不多,廣東省一個東莞市200條生產線,又怎么同我們比,紙箱廠多不多,紙箱生產線多不多,都要在市場競爭中見分曉。江蘇紙箱包裝企業,既要堅守陣地,又要進行戰略轉移,同周邊市場有來有往,人家進來,我們歡迎,同時我們沖出去,到周邊地區開發市場。
戰略之二:要有江蘇的特色,江蘇的優勢。在同等條件下,就要看特色、看優勢。什么是特色、優勢?人有我有,人無我有。浙江企業離我們江蘇蘇北這么遠,他們提供的紙箱,質量同等,價格比我們低,他們做能賺錢,而我們做就虧,不能做。這是浙江的特色、優勢。紙箱包裝的潛力很大,挖潛靠創新。江蘇企業要正視自己,正確對待同行,不要在競爭中不擇手段,在競爭中搞窩里斗,F代的競爭是為了爭先進、爭水平、爭發展。
戰略之三:組建聯合艦隊。江蘇的紙箱廠,長期一家一戶,近年企業改制、改私(營)后更是獨家獨戶的私人小天地。江蘇的鄉鎮企業模式,由集體轉變為私有。浙江溫州模式由家庭作業轉變合作規模。江蘇將要采取措施,提出精心打造“私企航母”,由分而散聯合為大而強企業,也可向跨企業、跨地區、跨所有制聯合,由產品生產經營到商品經營,這種跨越式發展,這是高層次戰略。
戰略之四:小企業在守住本份。本份四個大字:精(明)、專(業)、特(色)、信(用)。小企業不要擔憂自己的壽命長短,而在于活的質量,今后小企業的動蕩越來越大,變化越來越快。小企業好似電器開關,開開關關成為家常便飯。在美國每年有數十萬的小企業關閉,同時也有數十萬的小企業開張,中國的小企業、江蘇的小企業也會開開關關不停地新陳代謝。小企業只要守住本份,堅持四字方針,就會體現小企業的強大生命力。
戰略之五:企業誠信,誠信企業。企業的信用危機相當普遍又相當嚴重。不久前南京市政府專為企業信用舉行動員大會,令人敬佩。市長羅志軍以誠信的態度,指出南京企業的違約率高達68%,企業負債、逃債、賴債位居全省第一,給南京經濟發展帶來惡劣影響。為此,江蘇省包裝企業、包裝人應當動員起來,響應省委書記回良玉號召:把加快改造“誠信江蘇”作為一項重要目標,努力使江蘇在全國率先形成誠信的企業形象,良好的道德水準,完善的誠信制度,規范的經營秩序,安全的金融管理,有力的法律保障,科學的監管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