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市打造工業產業鏈,錘煉核心競爭力,初步實現了工業經濟的良性循環。該市工業經濟在連續7年獲得全省工業綜合經濟效益考核第一、二名(其中五年第一名)的基礎上。今年上半年繼續名列全省前茅,綜合效益指數達到187.4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而今,宜賓市扶優扶強抓技改,培育出了中國酒業大王宜賓五糧液集團、效益居于全國同行業首位的宜賓絲麗雅集團、西部最大的氯堿企業、效益位居全國前三名的宜賓天原集團、擁有全國最大的竹材制漿中心的宜賓紙業集團、全國最大的電石企業宜賓昌宏化工有限公司等龍頭。
近年來,該市依靠這些龍頭,逐步構建了四條工業產業鏈。第一條是以白酒制造為龍頭的糧食——白酒——飲料——包裝印刷和運輸的白酒產業鏈;第二條是以造紙為龍頭的竹林——制漿——紙品—包裝物的造紙產業鏈;第三條是以氯堿基礎化工為龍頭的鹽鹵——燒堿——化纖、燒堿——紙業的化工產業鏈;第四條是以高耗能產品為重點的煤炭——電力——高耗能工業品的高能耗產業鏈。
在打造產業鏈中,宜賓市注重生產要素優化組合,科技創新調整結構,讓優勢企業領銜主演,讓相關企業和區縣企業當好配角,從而實現了優勢互補的雙贏目標。
例如,五糧液集團充分發揮了名牌效應,全力做大做強,拉動了糧食、水果等種植業的發展,同時帶動了印務、包裝、塑膠、運輸等關聯產業發展。去年五糧液集團實現銷售收入突破80億元,關聯產業銷售收入也接近10億元。
宜賓紙業運用新技術開發了全竹漿原料,以竹代木大大地降低了生產成本,又為該市豐富的竹資源找到了銷路,帶動了農民增收。該市石灰石資源富有,煤、電資源優勢明顯,政府引導民營企業進場,開發與氯堿化工配套的電石產品,促進了能耗產業鏈的形成。目前,四大產業鏈已約占宜賓經濟總量三分之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