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蒙特利爾漿紙產品理事會(PPPC)當地時間8月29日公布的數據,2002年7月全球紙漿產量超過了出貨量,導致庫存增加21.7萬公噸,至270.5萬公噸。
過去10年間同期的庫存平均增幅為17.84萬公噸,今年的增幅不這一數字高出21.6%,而北美及北歐(Norscan)庫存增幅為15.5萬公噸,較其10年間同期平均增幅高10.2%。
截至7月底,全球制造商手頭庫存可供29天,較6月份的26天增加了3天。根據一位加拿大紙漿業內人士的分析,如果制造商能夠將庫存可供天數控制在25-27天以內一段時間,紙漿價格的上漲是可以持續的。這意味著目前的市場有一定風險,不過幸好Norscan庫存僅可供25天。
7月份制造商的產量為313.0萬公噸,開工率99%;出貨量為291.3萬公噸,出貨率僅為92%。
(6月份的開工率僅有92%,而出貨率為95%,庫存下降8.2萬公噸。)
與上年同期相比,2002年7月的產量增加了14.2%,出貨量增加3.2%;
2001年7月的開工率為88%。
今年1-7月的產量和出貨量也較上年同期分別增加了5.9%和7.6%。2002年1-7月總產量為1969.1萬公噸,開工率91%,2001年同期為87%;2002年1-7月出貨量為1992.8萬公噸,出貨率為92%,2001年同期為87%。
2002年7月Norscan之外產漿國的庫存占總庫存的44.7%,與2001年7月的48.5%和前月的46.2%相比都有所下降。據估測,2001年的世界化學紙張級商品漿產能為4455.0萬公噸,Norscan之外產漿國的產能占到45.7%。
盡管7月份庫存出現了可觀的增加,但庫存總量仍比上年同期的346.4萬公噸低21.9%。
過去10年間8月份庫存平均增加14.84萬公噸,原因是夏季為淡季,造紙商通常都全面停產,而紙漿制造商則仍在生產。去年8月,以88%的開工率為代價,制造商曾使得8月份庫存下降5萬公噸。
而在過去10年間 8、9、10三個月的庫存變化情況分別為:
變化 庫存數量
8月 +14.84萬公噸 278.8萬公噸
9月 -11.08萬公噸 267.7萬公噸
10月 +9,200公噸 268.6萬公噸
然后是10、11兩月庫存增加,12月下降,1、2月再度上升。
PPPC的這一統計數據涵蓋了全球92%的產能,包括4個Norscan國家:美國、加拿大、瑞典和泛濫,以及15個其他國家:阿根廷、奧地利、比利時、巴西、智利、法國、日本、摩洛哥、新西蘭、挪威、葡萄牙、南非、韓國、西班牙和斯威士蘭。
作為重要的產漿地區,印尼、俄羅斯、泰國、瑞士、德國和我國臺灣地區的產能未被計算在內。
|
景華紙業網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