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華紙業網記者 周在峰 報道) 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日前公布了《工業行業近期發展導向》,《導向》指出:近期工業行業發展必須堅持市場導向、突出重點、技術進步、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等五項原則,堅持從市場出發,充分發揮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以產品結構、技術結構和企業組織結構調整為切入點,緊緊圍繞新產品開發,產品質量改善、技術進步和降低成本,防治污染,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提高工藝和技術裝備水平,努力形成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關鍵技術的名牌產品。發揮工業整體優勢,優化工業生產力布局和區域經濟結構。繼續淘汰落后的設備、技術和工藝,壓縮部分行業過剩和落后的生產能力,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導向》明確指出了輕工業近期發展的方向,其中對制漿造紙的要求是:
以造紙原料結構調整為重點,提高木纖維原料和廢紙的比重。在造紙原料結構上確立以林木為主要纖維的生產體系。
大力發展人工速生造紙工業林基地,用現代技術改造傳統林業,選擇和培育速生、豐產、周期短、抗性好、木漿得率高、自然白度高、纖維長度適中的林木良種。結合退耕還林,加快林紙一體化建設,提高林地生產效率。
采用高得率制漿技術,規模發展預熱木片磨木漿(TMP)、化學機械漿(CMP)、預熱木片化機漿(CTMP)、堿性過氧化氫化學機械漿(APMP)等。
在調整現有木材資源消費結構的基礎上,支持現有木漿企業通過改造增加木片的使用,引導限制國內木片出口,充分利用林區采伐加工剩余物,次、小、薪材和中幼林撫育間伐材,擴大木漿生產。
采用國外先進的碎漿、篩選、凈化、除渣、洗滌、濃縮、熱分散、搓揉、浮選、脫墨、漂白技術和裝備,擴大廢紙資源的開發利用。
在輕工機械方面,以制漿造紙、塑料、食品與包裝機械為重點,結合關鍵技術設備的引進,依靠技術創新,提高裝備光機電一體化水平,推進生產過程自動化。
其中制漿造紙機械重點發展適應以楊木、樺木、桉木等速生材為原料的規模以上化學漿、化學機械漿成套設備;節能型快速置換間歇蒸煮成套設備;重點發展適應以廢箱紙板、廢新聞紙、廢雜志紙為原料的規模以上廢紙處理設備(日處理400噸不脫墨廢紙處理系統和日處理250噸脫墨廢紙處理系統);適應造紙機向大型、高速、寬幅、低耗及自動化方向發展的要求,開發幅寬在5.5米左右,車速在每分鐘800─1200米的中高速紙機和紙板機,提高相應配套的供漿、打漿系統、白水回收設備和涂布機、復卷、軟壓光、可控中高輥等設備的國產化水平。
在化工行業中的精細化工方面,《導向》對造紙化學品做了說明,要發展松香系和變性淀粉系產品,發展廢紙回收利用所需的各類化學品。
國家經貿委在通知中指出,《工業行業近期發展導向》是為貫徹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和“十五”工業及行業規劃精神,根據廣大企業及金融、證券等部門的要求而提出的行業近期發展方向,旨在加強宏觀調控,引導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方向,優化資源配置,減少重復建設,促進各行業健康、穩定發展,以提高我國工業整體競爭力。 |
聲明:本文版權屬本網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