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紙箱是綠色包裝,備受眾多用戶的青睞。在我國包裝行業中尤以紙箱發展速度快,變化大。 筆者最近對四川紙箱包裝行業的發展情況做了調查,歸納了3個主要特點:一是發展變化大,二是仍然落后,三是前景看好。
一、發展變化
隨著四川省經濟的發展,其紙箱包裝行業又有新的變化。按照優勝劣汰的市場經濟規律,已呈現多元結構、高中低型、規模型、擴張型、綜合型的新局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生產企業減少,自動生產線增多。1993年國家對瓦楞紙箱行業首次實施生產許可證制時,全省獲證企業140余家,但絕大部分企業規模小、設備落后,以單機和單面機為主,生產線近10條;1997年換證明,企業下降到90余家,生產線卻上升到59余條。目前,企業只剩下60余家,生產線卻上升到70余條。
2、生產規模擴大,設備檔次提高。目前,企業擁有5條線的1家(康得利);擁有4條線的1家(豐泰);擁有3條線的2家(長虹、簇橋福利);擁有2條線的6家(人民、沱牌、蘭劍、佳潔、西溪、文莊);擁有1條線的40余家;單機或單面機企業不足10家。特別是近幾年,新上的近10條生產線,其功能先進、寬幅、高速,后工序設備先進,整體配套協調優化。同時,少數企業生產線對后工序配套設備也進行了技術改造。
3、內外擴張,做大做強。一是向省外擴張,哪里有市場,就把企業建到哪里。如四川康得利股份有限公司,在已有2條線的基礎上,近幾年公司總投資上億元,曾先后在湖北、貴陽、重慶等三省市新建3條線,公司年銷售總收入在全省紙箱行業中首家突破2億元,成為惟一向省外擴張發展并取得成功的民營專業紙箱生產大企業。二是向省內擴張。如四川豐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5年,企業銷售收入年增長率達53%,在已有2條線的基礎上,于2002年6月,以3200萬元全資收購成都市若蘭紙箱廠(含2條線),公司年銷售總收入在全省紙箱行業中首家突破億元大關,成長為惟一敢于從綿陽進入成都進行擴張發展成功的民營專業紙箱生產大型企業。目前,這兩家已成為四川紙箱行業中的龍頭企業。
4、包裝大用戶自建紙箱廠,發展既快又強。近幾年,四川紙箱包裝大用戶企業產品包裝的配套,逐步從向社會采購轉為立足企業自己解決。究其原因,一是出于安置企業富余人員和職工子女就業的需要;二是這些企業具有經濟實力,管理先進、技術力量強、人員素質高等優勢;三是由于自產自用,內部核算,資金結算到位,納稅層次減少,節約運輸費用等,從而降低成本。目前,全省包裝最大用戶之一的全國彩電大王長虹公司擁有3條線;中國名酒四川6朵金花中有4家企業共有5條線,其中沱牌2條線,五糧液、全興、老窖各一條;四川最大兩家名煙廠(成都和什邡)各1條線;四川最大熱水器企業前鋒等8家企業各1條線。
5、紙箱與造紙、紙盒、蜂窩產品結合,闖出新的發展道路。目前,全省紙箱與造紙相結合的有順發、鑫益、簇橋福利、樂山造紙廠、德陽孝泉造紙廠等;紙箱與蜂窩相結合的有長虹1家,于2002年9月新上1條先進蜂窩紙板生產線,成功替代EPS塑料發泡緩沖包裝;紙箱與紙盒相結合的有豐泰、鑫益、沱牌、佳潔、五糧液等5家企業。這些企業既解決了自己部分包裝,又降低了成本。
6、合資獨資企業初露端倪,市場競爭出現新格局。目前,全省合資紙箱企業占3家;獨資占1家,即成都東翔包裝有限公司(美國國際紙業公司和香港東翔有限公司合資),投資1200萬美元建成擁有西部唯一一條低克重、高強度、寬幅、高速、多功能、后工序配套設備先進,自動化程度高的生產線,由于該企業產品享有國際免檢,一直獨攬成都出口加工外資企業和獨資企業出口產品的包裝。合資、獨資企業的出現,形成國內外市場競爭的新格局。
7、開始步入現代化管理,企業再上新臺階。目前,全省紙箱包裝行業中三分之一的企業取得了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多數企業實現設計電腦化,其中有些企業實現計算機網絡化管理,如豐泰公司是本省首家實現計算機聯網管理的企業。
二、對比差距
近10年,四川紙箱包裝行業雖然有上述新的發展,但與先進省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可謂任重而道遠,從以下比較中可以看出問題。
1、生產線擁有量不足廣東省的十分之一。據悉,堪稱全國紙箱包裝行業“第一世界”的廣東,擁有生產線800余條,僅珠江三角洲的東莞就擁有200余條。一個企業普遍擁有2條以上,多則5條以上,廣州近郊一家企業擁有10條線。然而四川生產線卻不足廣東的十分之一,只相當于東莞的三分之一。其次,堪稱全國紙箱包裝行業“第二世界”的江蘇、浙江、上海三省市相加的總和為廣東的一半,但是他們所擁有的數量也分別在140多家以上。四川與之相比,只是這3個省市中任何一個的一半而己。顯然,四川當屬全國紙箱包裝行業中的“第三世界”。
2、設備檔次,至少低兩個臺階。廣東早已淘汰單面機,普遍是自動化生產線,并且已完成第二輪技術改造,基本上屬功能先進、寬幅高速,多數為低克重,高強度,設計電腦化,后加工設備功能先進,印刷柔性版采用激光雕刻機等。同時,江蘇、浙江、上海緊隨其后,發展勢頭強勁。但四川與之相比,仍有單機和單面機的存在,生產線絕大部分停留在第一輪技術水平上,仍是窄幅低速,后工序配套設備落后,印刷制版多數為手工雕刻,檔次高的生產線和先進的配套設備很少。
3、原材料大量從省外購進。廣東、江蘇、浙江、上海這4個省市紙箱生產企業所需用紙來自當地且資源充足,特別是合資獨資造紙大企業的不斷涌現,更是“衣食無憂”。其中僅東莞就有“玖龍”和“理文”兩個生產箱板紙、高瓦紙的大企業,年生產能力均為100萬噸規模的先進造紙廠。據悉,“玖龍”于2002年又與江蘇太倉市合作,總投資10.8億美元建廠,年產箱板紙、高瓦紙、銅版紙共350萬噸;“理文”不甘示弱,在江蘇常熟市總投資3.6億美元建廠,年產箱板紙、高瓦紙130萬噸;浙江寧波亞洲漿紙業有限公司總投資118.2億人民幣,于2002年10月經國家計委正式批準,開工建設年產100萬噸紙板項目。四川與之相比,全省包裝造紙總量只有30多萬噸,大廠最多有5至8萬噸,且大多數虧損,產品質次價高,由此全省紙箱生產企業所需用紙80%以上依靠省外供給,從省外購進的紙質優價廉。四川紙箱生產企業生產成本比先進省市高得多,利潤極低,如有經營管理不善者,虧損難免。
4、企業管理水平低下。廣東、江蘇、浙江、上海這4個省市紙箱生產企業計算機網絡現代化管理逐步增多,絕大部分企業取得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四川與之相比,計算機網絡現代化管理明顯滯后,還有一半的企業未取得國際質量體系認證,有的雖然硬件上去了,但因軟件跟不上而被兼并收購,如成都紅旗、若蘭、廣漢包裝裝潢公司等。
5、傳統生產方式改變不大。廣東、江蘇、浙江、上海這4省市紙箱生產企業集中制板,分散制箱的較多,紙箱與紙盒結合、造紙與紙箱結合也較多,其中“理文”造紙廠就擁有數條先進的瓦楞紙板生產線,其中引進德國最先進的一條線。其次,上述省市蜂窩紙板發展迅猛。總之,這種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集約化程度高。四川與之相比,這方面剛開始起步,只有幾家企業體現,且規模很小。
6、缺乏有序的市場競爭。廣東等先進省市紙箱行業的先進性主要體現在設備的檔次,企業的規模、管理、員工的素質、產品及服務的質量等方面。特別是廣東和上海很少有壓價、拖欠貨款等現象。四川與之相比,不少企業靠降價搶占市場,有的甚至采取低于原材料成本價去壓對方。結果,損人不利己,使全省紙箱行業深受其害,這種無序競爭制約了紙箱行業的健康發展。
三、發展趨勢
四川紙箱包裝行業近10年的發展變化說明,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行業將朝著更快更高和競爭有序的方向發展。這是由以下幾方面原因所決定的:
1、千載難逢的機遇。黨的“十六大”勝利召開,振奮人心,催人奮進。黨的“十六大”報告中制定的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中,“國內生產總值2020年力爭比2000年翻兩翻”的宏偉目標充分表明,我國又迎來了一個經濟發展的高潮,作為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包裝工業也不例外。其次,隨著我國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進一步實施,必然促進西部包裝工業大發展。
2、專業生產企業或大用戶自建的現有生產線,技術改造的加快將發生新變化。隨著企業技術改造的逐步推進,一方面將被功能先進、寬幅高速、多功能、低克重高強度新型生產線及先進的后加工協調配套的設備取而代之,更具先進性。另一方面有的將加強后工序配套設備的改造,走采購先進生產線企業的瓦楞紙板與自己功能先進的后加工設備配套制箱的道路。現有少數單機和單面機會繼續存在,以滿足小量和低檔次產品的包裝。
3、不斷有企業做大做強,但數量不多。 這些企業憑借經濟實力,以不同方式擴大規模,先進生產線逐漸增多,經營管理、技術水平、員工素質、產品質量、售后服務等將不斷提高。
4、合資獨資企業將不斷增加。隨著我國加入WTO,改革開放的深入,外資將繼續大量涌入,包裝行業將更加充滿活力,市場競爭將朝著公平有序的方向發展。
5、新建企業生產線和包裝大用戶企業自辦企業生產線的勢頭還會繼續保持,更多大型造紙廠將走造紙與生產瓦楞紙板(箱)相結合的道路,發揮集約效應。 綜上所述,四川紙箱包裝行業的發展潛力極大,發展前景樂觀。在黨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四川紙箱包裝行業一定會不斷邁上新臺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