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報道,昨天(2.13)上午,近20億美元的造紙項目正式落戶新會雙水鎮,江門市政府、新會區政府和新加坡金鷹國際集團在江門正式簽定投資協議,標志著該項目進入實質性階段。
據悉,該項目是廣東省僅次于“惠州殼牌石油項目”的第二大利用外資額項目,建成后將成為亞洲最大的高檔文化用紙企業。廣東省副省長雷于藍、江門市市委書記陳繼興等參加了昨天的簽約儀式。
年產值可達60億元
該項目第一期投資6.8億美元,用地面積66.7公頃,從印尼進口紙漿進行加工,建成年產45萬噸的文化辦公用紙廠,年產值27億元,現已進入實際建設階段。第二期投資13億美元,用地面積266.7公頃,擬建第二條年產55萬噸高級紙生產線、50萬噸木漿生產線及20萬公頃林木生產基地。全部投產后,年產值將達60億元。
為配合大型紙廠的生產,金鷹集團還投資在廠區興建一個萬噸級的碼頭,方便原材料的進出口;投資興建一個大型水廠,鋪設20多公里的管道,從新會羅坑鎮的潭江段汲水。
據悉,去年8月9日,新會區就與金鷹集團簽訂了總投資為19.8億美元的投資造紙項目意向書。8月16日,國家工商總局核準了“亞太紙業(廣東)有限公司”的項目名稱。江門、新會各有關職能部門的同意立項意見書在8月20日辦理完畢,并送省計委和省外經貿廳,很快就正式立項。
簽約儀式上,有關人員介紹,在引進該項目過程中,得到了省領導的關懷和支持。副省長雷于藍多次親自帶隊與省有關部門溝通協調,為加速項目的審批作了大量的工作。
“貨”比6家選中雙水
投資方表示,選擇在新會投資,是因為新會水、陸路交通方便,腹地廣并靠近港澳,淡水資源豐富,有著造紙項目非常優越的區域優勢;同時廣東是中國最大的印刷基地,包裝用紙需求量大,但廣東境內沒有大型造紙廠,因此該集團決定將造紙項目選擇落戶江門市新會區,并將努力把它辦成亞洲最好的造紙廠。
據了解,從去年6月開始,經省僑務辦穿針引線,外商就派出管理人員及專家多次到銀洲湖畔的雙水鎮考察,認為銀洲湖畔的雙水鎮符合興建大型紙業基地所需要條件,即:有條件良好的銀洲湖航道可以建碼頭,有豐富的淡水資源作保證,有連片的土地開發。
此前,該集團已先后考察了廣東和廣西6個地方,反復比較,最終向新會拋出了“繡球”。
有望成為華南紙都
由于該項目是華南地區最大的辦公用紙生產項目,因此有關人員認為,新會應當憑借該項目落戶當地的優勢,全力把新會打造成“紙業之都”,因為該項目建成后將成為亞洲地區最大的高檔文化用紙企業。
同時由于新會已經有了中國衛生用紙行業銷售量最大的企業———維達紙業,新會早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生活生產用紙基地,擁有中國紙品第一品牌。兩家企業都位于銀洲湖旁邊,可以相得益彰,共同發展壯大。
專家指出,銀洲湖區域正進行深度開發,其運輸成本、工業用地費用以及勞動力成本都遠比珠三角東部地區低,對發展臨港工業具有很強的低成本競爭優勢,特別是作為珠三角西部商品集散地,市場腹地大,具有發展現代物流業、倉儲業和運輸業的便利條件,是江海聯運及貨物集散樞紐中心的黃金地區。
有關專家認為,新會有“維達”紙業,是中國馳名商標,生活用紙全國第一,再加上此次投資興建的大型辦公用紙項目,可使新會成為華南地區最大的紙業物流基地,成為“紙業之都”指日可待。 (記者張則友 通訊員林楹慶攝影報道)
小資料:
新加坡金鷹國際集團是亞太地區多元化綜合性工業集團,總資產超過60億美元,聘用了來自30多個國家的56000多名各類技術人員。
該集團是世界上最大的私營造林公司之一,在印尼蘇門答臘島擁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紙漿廠,年生產能力達200萬噸。
該集團還擁有年產40萬噸的造紙廠、年產12萬噸的人造纖維和其他特種纖維廠、年產60多萬噸的食用油和油脂化學品廠等。近年來該集團已在我國江蘇、江西、福建分別投巨資興建造紙、人造纖維和天然氣供應項目。(張則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