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大連市包裝技術協會召開了第四屆理事會,據統計,1997年大連包裝行業的工業總產值是14億元,到2001年躍升為32億元。如今,大連地區的大型包裝紙箱生產線已經由當年的1條增加到18條。去年上半年,由市包裝技術協會牽頭的大連包裝精品展,去年7月開通的“大連包裝網”,都顯示了大連包裝業的整體優勢和實力,對改變“北貨南包裝”的局面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盡管與前幾年相比,大連包裝業有了相當大的進步,但是與現代化物流的需求相比,還是有較大的差距。首先,產品檔次尚需提高。包裝業的主導產品是紙、塑包裝,占總量的70%。很快,將來在大連市的超市出售的家電產品,都將像餅干、糖果等一樣,使用可視性外包裝,以便顧客能夠比較直觀的看到產品的模樣。因此,市場上將大量需求柔性彩面多色網點印刷模切成型等高檔產品,并且還要重點發展低克重、高強度、輕量化的先進產品。
其次,加快產品結構調整的步伐,填補產業空白。從市場需求看,有些投資并不大的產品也很有市場,比如,鈣塑瓦楞板、食品保鮮膜、設備真空包裝、利樂包裝、小玻璃瓶、鍍鋁膜、彩虹膜、軟塑管、2米以上的紙箱、塑料黏合劑等,目前大連市沒有生產這類產品的企業。
此外,大連企業的信息化管理比較滯后。南方的同行基本上已普遍使用計算機輔助企業管理,但在大連市還沒有形成氣候。幾個比較有規模的彩印企業幾乎沒有實行計算機管理,即使有也只是局部應用,缺少系統性、完整性。
與此同時,還要做好包裝人才的培養與引進工作,從而提高企業的造血功能。隨著產品的更新換代,設備的改造升級,需要大量高素質的技術和管理人員隊伍。像上海、天津等地,除了吸納大批大學生外,還通過舉辦專業技術、計算機網絡、生產許可證新標準培訓班等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