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華紙業網通訊員王紹華 徐守福報道) 陽春三月,正值植樹造林的大好時節。華泰工業園以西至裙帶河以東2000多畝荒地上,成方連片的速生林在短短幾天的時間內拔地而起。這是華泰集團為推動全市10萬畝造紙林試點工程建設所營造的示范林,同時也是華泰集團借以推進綠色生態紙戰略實施的有力保障。
為了增強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早在“九五”期間,華泰就從保護生態環境、優化調整產品原料結構的角度提出了“走林漿紙一體發展路子,建設綠色生態紙業”的發展指導思想,并在充分考察論證的基礎上,做出了到2005年在全市境內利用宜林荒地和退耕還林地建設60萬畝速生林及配套30萬噸APMP漿廠的目標規劃。該項目的提出得到了各級林業部門及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分別被納入國家林業局制定的《全國速生豐產林建設工程總體規劃》和山東省林業廳制定的《黃河中下游沿岸綠色長廊工程山東省建設原則規劃》中。到目前為止,通過自營、聯營、定向發展的模式,華泰集團已發展造紙林基地20萬畝。
2002年7月,朱總理視察東營時做出了“利用黃河入海口淤積土地發展速生林,并就地建設有規模效益、環保型的紙漿廠”的指示。為落實這一精神,東營市委市府于8月份出臺了《造紙林試點工程實施方案》,并在資金扶持、土地協調、稅收征收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朱總理的指示和東營市委市府的大力支持再次堅定了華泰集團發揮龍頭帶動作用,發展綠色生態紙業的決心。2002年山東華泰林業有限公司成立,專門負責林基地的開發、建設和管理工作。與此同時,通過采取向合作方提供優質苗木、每年預付一部分定金、對合作方生產出的木材承諾最低保護價和全部收購等措施,積極鼓勵速生林種植,努力發展“定單林業”。
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最為關鍵。造紙林基地建設不僅大大提升了華泰集團的綜合國際市場競爭力,為企業的長足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而且對于改善生態環境、加速推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也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造紙林基地建設是中國造紙業走新型工業化發展的必由之路,同時,也必將為全民奔小康搭建有力的支撐平臺。 |
聲明:本文版權屬本網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