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個月的集中整治,日前,許昌市境內的236家“小造紙”全部被關停取締。
眾多污染嚴重的“小造紙”給許昌市的生態環境帶來極大的破壞,成為河流的主要污染源。據統計,2002年該市造紙工業總產值只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1.5%,而污染卻占全市工業污染量的75%。這些小造紙企業和執法檢查人員經常打起“游擊戰”:檢查人員一到,關閘鎖門;檢查人員一走,馬上又合閘開工。污染嚴重超標的污水任意排放,讓河流變濁,散發出惡臭,同時還污染了當地的地下水,影響到群眾的飲水安全。
今年2月,許昌市政府專門下發文件,對制漿能力在2萬噸以下的石灰法草制漿生產線,年制漿1.7萬噸以下的堿法、亞銨法等草類制漿生產線,年生產能力在1萬噸以下的廢紙造紙企業一律強行關停取締,以確保該市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在一個月的時間內,該市由環保、公安、工商、技術監督等部門組成聯合執法隊,來到按規定需關停企業,對這些污染企業采取果斷措施,徹底清除掉了這些境內的重污染源。
目前,該市保留下來9家規模較大的造紙企業,對這9家企業,他們采取動態管理,不間斷抽查、暗訪,鼓勵群眾監督舉報,并規定一發現有超標排放,馬上予以關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