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銅版紙反傾銷案,我國新聞紙反傾銷早已在五年前啟動。接踵而來的反傾銷說明,國際市場競爭的濃厚風云已密集在中華大地的上空。
至今年7月底,我國對原產加、韓、美進口新聞紙已經收了近五年反傾銷稅。目前,該措施已經到期,國內相關企業已于今年5月份提請復審,但至今未有定論。新聞紙業反傾銷前景撲朔迷離。
在這兩大反傾銷案中,山東兩家上市造紙企業----------晨鳴紙業和華泰股份均首當其沖:晨鳴紙業是我國上市公司中最大的銅版紙企業,而華泰股份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新聞紙生產基地。不同的是,晨鳴紙業開始走進終裁勝訴期,而華泰紙業則剛從過去一輪反傾銷中走來。
談及反傾銷案,華泰股份有關負責人說,反傾銷的目的是爭取更為公平的市場環境。反傾銷的勝訴無疑會為我國民族工業爭取到極為寶貴的時間,但這并不能決定一個企業的最終命運。企業生于競爭、興于競爭,國內、國際競爭將不可避免,只是在某種階段表現形式不同而已。最重要的是緊緊抓住機遇,制定國際競爭發展戰略,扎扎實實的打好基礎,他強調說,決定企業生死存亡的是實力,是具有國際競爭水平的實力。在過來的幾年中,在反傾銷成立的特殊局勢下,華泰的足跡將給人們諸多的啟示。
科技先行 提高國際抗衡實力
華泰股份在近幾年來確立了科技先行戰略。首先,革新技術裝備,依靠技術創新,趕超世界水平。"九五"期間,華泰按照"設備現代化、產品高檔次,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指導思想,不斷引進國外高新技術裝備改造傳統紙業,先后從美國、芬蘭、瑞典、德國、奧地利等國家購進了國際先進的技術和裝備。上市以后,企業技術裝備再度升級,2001年從德國引進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年產16萬噸高級彩印新聞紙機,一次投運成功。2002年又投資13億元引進年產20萬噸紙機生產線,2003年一次開機成功,順利投產。該項目經科技部批準確定為國家級火炬計劃重點項目。該生產線采用世界先進造紙設備集團德國VOITH最新的標準化模塊式設計和成熟技術,被稱為亞洲第一條"統一平臺新概念"紙機,填補了國內高檔新聞紙(39--43克/平方米)的空白。該項目投產后,公司造紙年生產能力將達到70萬噸,其中高檔新聞紙生產能力達到36萬噸,成為中國最大的、具有較強國際市場競爭實力的新聞紙生產基地。同時,公司依靠技術創新,占領造紙技術制高點。華泰緊緊依靠技術創新、管理創新,貫徹"源頭削減,過程控制,資源綜合利用和必要的末端治理"的清潔生產方針,實施"雙高一優"清潔生產項目,不斷加大對水的循環利用和二次利用,提高了水的綜合利用率。目前節水節能項目已列入國家第六批國債項目。
華泰還先后投資3.5億元增上了全國樣板工程------堿回收、中段水處理項目,實施污染資源化治理,不斷擴大物料的循環利用,從而進一步提高了資源、能源的利用率,實現了環保與效益的"雙贏"。
近幾年來,華泰通過實施"科技興企"戰略,建成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在全國同行業首家掛牌成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先后榮獲"全國CAD應用工程示范企業"、"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等榮譽稱號。
據不完全統計,僅2002年一年華泰就開發了22個新產品,申報6項專利成果,完成4項科技成果驗收鑒定,其中"高級彩印新聞紙"被國家科技部評為國家級新產品;國家火炬計劃項目"高光澤涂布白板紙"通過評審驗收;"廢紙制漿造紙關鍵技術的研究開發與生產應用"被列為國家級技術創新項目。這些在行業內均屬于領先技術。
以誠信和品質 打造國際紙業名牌
堅持誠實守信,獲取國際市場通行"綠卡"。誠信是華泰人做人做事的根本原則,誠信使華泰人產生了強大的凝聚力,也成為公司造就核心競爭力的秘訣。華泰與中國農業銀行的"銀企"合作的成功;與山東大眾報業集團"紙報聯合"的形成;新聞紙成功占領國內、國際市場;德國VOITH造紙維修服務中心擇華泰而棲等等,無不體現出華泰人誠實守信的無形價值。
不求大但求好,帶來企業快速穩健發展。入世以來,紙業市場的競爭極其激烈,公司董事長李建華認為,一個事物的穩固性大小,不在于它的體積,而在于它每一組成部分的穩固性和整體凝聚力。"不求最大,但求最好",華泰每做一件事都爭取做得最好,保證拿出手就有競爭優勢。在環保治污、原料基地建設、技術改造和創新等方面,華泰都能先行一步。
華泰一直視品牌為生命,致力于打造中國紙業第一品牌。多年來,華泰從技術創新、質量管理、市場營銷、企業文化等各個方面不斷夯實品牌基礎,并在全國同行業首批通過ISO9001--2000質量管理認證,率先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自1996年以來,"華泰牌"系列產品連年被評為"山東名牌產品",榮獲山東省產品質量獎,企業成為全國質量管理先進單位,董事長李建華榮獲全國質量管理先進工作者稱號。2002年初,華泰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成為國內制漿造紙業的第一個馳名商標品牌。
鍛造產業鏈 凝聚強大國際競爭力
華泰建造了一條造紙業的良性"生物鏈"------生態產業鏈。
首先進行林紙結合。"林"處于紙業生態的最上游,也是遏制中國造紙業發展的瓶頸之一。為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走林漿紙一體化可持續發展之路,華泰發揮資源優勢,加快原料結構調整,積極開展70萬畝蘆葦和60萬畝速生楊基地的建設,同時配套增上10萬噸葦漿廠和30萬噸APMP漿廠;利用廢水污泥開發肥料用于"哺葦育林",再"以林養紙",促進紙業發展,建成綠色高效生態紙業。2002年初,華泰工業園成為全國同行業首批環保生態園,實現了科技創新與工業發展、資源綜合利用與環境保護的有機統一。同時,開展行業強強聯合。華泰通過多種形式的聯合,形成了以造紙為主,并與化工、林業、印刷、報業等首尾相連的產業鏈,開創了全國同行業獨具特色的聯合方式。
在五年反傾銷發展機遇期里,華泰五年臥薪嘗膽,急起直追。無論是在設備、技術、管理與營銷,還是在生產模式、企業組織及環保意識等方面,華泰都在向國際水準看齊,并發揮出民族文化和智慧的優勢,為民族造紙業增加了更大的希望。
幾年來,華泰股份經營業績穩步而快速增長。在連續多年增長的基礎上,2002年實現銷售收入13.27億元、主營業務利潤3.84億元、凈利潤1.91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85.63%、96.77%、66.4%。今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054億元,又比去年同期增長22.6%。華泰股份已初露與國際強手抗爭的鋒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