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華紙業網通訊員唐立剛報道)2003年,泉林集團堅持科技興企和結構調整“雙輪”驅動,實施生態紙業戰略,集團整體發展呈現速度加快、效益提升、亮點增多、結構優化、后勁增強的良好發展態勢。
經濟指標大幅上揚
1-6月份, 泉林集團實際完成機制紙產銷量12.28萬噸,實現銷售收入9.09億元,利稅1.20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45.67%,89.38%,105.13%。泉林集團各項經濟指標均創歷史新高,經濟效益及產能規模均居全國同行業前列。
經營模式日臻成熟
積極引進國際頂尖人才,按照國際知名公司治理結構,調整管理運營模式,包裝生產線運轉步入良性發展軌道,泉林包裝成功運作成為集團多元化發展的閃光點和提升經營管理水平突破口。集團上馬重大項目之前,均要經過科學嚴密的項目論證和環境評估,堅持能源、原料、環保等配套項目與主導產品項目同步協調推進,嚴格做到企業的發展決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決不增加生態環境的承載力。
泉林集團依托在生產、資源和區位上的優勢,科學定位、合理布局,逐步形成銅版紙、輕涂紙、高檔文化用紙、復合包裝制品、綠色肥料、生態林業等基地化經營模式,使得集團產業資源得到有效配置和綜合利用,增強了集團的核心競爭力。
關鍵技術重大突破
如今,泉林集團在環保、制漿和節水技術均取得了重大突破,尤其是在環保綜合治理方面更是處于領先位置,泉林集團重新續寫了造紙行業污水排放標準。
針對《山東省造紙工業水污水物排放標準》對草漿漂白行業頒布的新排放標準,泉林集團計劃到2004年6月前,綜合回用生產水質COD≤60mg/l,外排用于生態林灌溉水質COD≤120mg/l。泉林集團采用國內獨創的蒸球分級置換蒸煮新工藝是對傳統制漿技術的重大突破和革新。以該工藝生產的草漿纖維長度、強度、白度均可以達到國內名牌闊葉木漿的質量水平。通過應用新的節水工藝,使公司噸漿耗水降為40噸以下,噸紙耗水降為30噸以下,造紙制漿過程中的水基本達到了重復利用
項目進展如火如荼
綠色有機肥料第一條生產線已經正常運轉,“嘉有”牌綠色有機肥料現已正式投放市場,市場反映良好,泉林“嘉有肥料”8月份即可通過綠色產品認證,成為了集團新的經濟增長亮點。預計10月底,即可達到60萬噸綠色有機肥料的產能。
集團投資2億元建設自備熱電項目,一期工程裝機總容量為48MW,已經成功試車。二期工程規劃建設12.5萬千瓦發電機組,現已開工建設。自備熱電項目將促進集團生產運營成本的大幅度下降,極大地增強集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泉林集團依托環保和制漿上的技術優勢,積極搶占資源制高點。20萬噸漿項目一期工程已經進入試車運行階段,40萬噸漿項目正在開工建設,5萬噸APMP漿項目于8月份即可投產運行。預計2004年4月,泉林集團即可形成100萬噸漿的生產能力。泉林集團20萬噸高檔銅版紙生產線正在緊張建設之中,項目投產后將極力提升集團銅版紙的市場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漿紙產業成為泉林集團經濟效益激增的主要支撐點。
2003年,泉林集團定位為“發展年”,緊緊圍繞“紙業為主,各業并進,致力創新,持續發展”的經營方針,泉林集團將繼續加快發展步伐,持續穩步前進。預計2003年,泉林集團機制紙產量達到30萬噸,集團銷售收入將達到20個億,利稅達到3個億。面對未來,泉林以科技創新為動力,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將集團建設成為造福社會的“生態紙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