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多年來,‘恒豐’的發展規模、管理水平、改造項目、合資合作都是成功的,‘恒豐’加上其合資公司‘大宇’已經成為牡丹江企業的‘龍頭老大’,可以說為‘工業立市’做出了特殊重要的貢獻。”9月3日下午,市委書記董紹林走訪恒豐集團時這樣評價了該企業。
這天,市領導董紹林、王同堂參觀了已經竣工投產1.2萬噸薄型紙和萬噸鋁箔襯紙生產線,聽取了這個集團當前工作情況和今后發展打算的匯報。
恒豐集團負責人說,前7個月,集團的工業增加值、主營業務收入和利稅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25.91%、11.86%和123.41%。按照這個公司的五年發展規劃和十年發展目標,到2008年末,這個公司的造紙生產能力要達到15萬噸,收入實現15億元。企業規模是現有規模的三倍。十年內企業產量達到40萬噸,銷售收入達到40億元。
回顧“恒豐”的發展,董紹林動情地說,“恒豐”走過一條不尋常的發展之路,對牡丹江的貢獻不僅在于提供就業、上繳稅金,更重要的是緊跟發展潮流,體現了與時俱進的精神,為國有企業和國有控股企業轉機建制走向新輝煌趟出了路子,在此,我對“恒豐”的職工和歷任領導班子表示感謝和慰問。
董紹林說,“恒豐”領導班子調整后,新班子過渡平穩,生產經營保持穩定,企業又有新氣象,特別是有新的思路、規劃和打算,說明這個班子是有凝聚力和戰斗力的,市里是滿意的。從目前看,“恒豐”是大有希望的,市里會全力支持你們創新路、干大事。
對于下一步發展,董紹林強調要一切立足于發展、一切立足于創新。他說,牡丹江也好、“恒豐”也罷,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長遠更好地發展。“恒豐”的“創新、超越、強企、興邦”的經營理念,蘊含了長遠眼光和大局意識。
對于一切立足于發展,董紹林指出,對恒豐來說就是重新定位發展目標,解決小富即滿、不敢創大業、擔風險的問題。現代企業要有世界意識、全球眼光,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潮中,審視自己,把做大、做強、做專、做精統一起來。一定要有跨越發展意識、搶抓機遇、加速發展,在一體化的大潮中、在市場經濟的進程中占領潮頭,成為領軍人物。搞企業就要有放眼世界的眼界和雄心。這是企業發展的需要,也是工業立市的需要。工業立市需要標志性工程,要有“旗艦”,對于企業來說抓住機遇做大很可能就是幾年的事。同時,也要講求科學、合理制定發展規劃,把規劃在詳細論證的基礎上著實。在這方面一要敢想,要有跨越發展的膽識,二要有科學規劃的精神,發揮優勢,構筑核心競爭力,實現跨越發展目標。要突出加快發展的意識,按照規劃扎實地一步步地走下去。
就一切立足于創新,董紹林指出,創新是為了發展,要發展、要做強就要敢于打破一切束縛、制約發展的條框,進行體制、機制、管理、制度的創新,下決心解決國有控股企業制約發展、妨礙搞活的制度問題,建立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如果有條件也可以靠大聯強,引進大集團、大財團。“恒豐”要認真研究深化改革的問題,通過改革把企業經營者與企業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建立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剝離企辦社會,推進勞動用工、干部人事、分配等方面改革,在制度上確保企業健康發展。同時,內部管理機制也要到位,制度比覺悟更重要,進而不斷搶占制高點,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占領市場先機。
董紹林對“恒豐”的經營者寄予厚望,他說,市里對“恒豐”情有獨鐘,要按照現代世界級經營管理者的標準來塑造自己,成為真正現代意義、符合時代要求和精神的企業家,成為牡丹江企業家隊伍的領軍人物,在改革、發展、營銷上不斷提升自己,創造新的“恒豐”規模和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