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的中國大舞臺,大批企業管理精英憑著廣博的知識和過人的膽略,或長袖輕舞,或縱橫捭闔,將一顆顆赤誠的報國之心和滿腔熱情奉獻給了所熱愛的事業,在神州大地演繹著壯麗如畫的詩篇。銀鴿公司董事長楊松賀就是這群成功的精英中的佼佼者。
銀鴿公司現任董事長楊松賀年方36歲,系舞陽縣吳城鎮雙樓村人,律師、經濟學碩士、儒學(方向)博士、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后、兼職教授等集于一身的他于2001年11月出任董事長時,上市的銀鴿公司年度虧損近2.3億元。公司因一年內兩次股權轉讓及人事變動引發了企業內部人心惶惶、動蕩不安的局面,隨時有被證監會停牌的危險,再加上企業治理污染缺乏資金,治污設備時開時停,下游受污染群眾不斷上訪告狀,內憂外患的銀鴿時刻面臨著停產的危險。
“楊總,這樣的爛攤子您也敢接?”上任前某媒體記者的提醒還在耳邊回響時,楊松賀已帶領他的銀鴿團隊實現了戰略轉移的成功:在2002年短短一年時間里,銀鴿公司不僅產量翻番,還扭虧為盈,實現利潤近2000萬元,職工人均月收入也比2001年翻了一番,在污染治理、技術創新和節能降耗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企業成功地走出了低谷,走上了健康發展的快車道。
在銀鴿采訪,好幾位職工說,要是沒有楊總拋棄個人得失這種全身心投入的精神,是不能把這個千瘡百孔的企業搞好的。他來銀鴿將近兩年時間里,從早到晚,滿腦子都是銀鴿。對此,楊松賀則另有解說:銀鴿給了我個人以極大的挑戰,也造就了我的快樂生活,銀鴿事業已成了我生活的全部。
當初,接受了漯河市委、市政府邀請的楊松賀非常明白自己肩上的擔子有多重。為使病入膏肓的銀鴿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與活力,楊松賀可謂費盡了周折。來銀鴿掛帥后,楊松賀和他所率領的團隊面對企業內外交困的嚴峻形勢,及時調整企業發展戰略。首先,對中層以上干部、業務骨干全部留用,讓那些為企業發展作出過突出貢獻的老同志重新找回歸屬感和信任感,穩住了管理層。其次,在全廠職工大會上,他向全體職工坦言:每一位職工都是我的兄弟姐妹。只要大家信任我,不論有多大困難,我愿和大家共渡難關。銀鴿是咱們共同的家。楊松賀對人事問題的人性化處理,體現了他的管理謀略,也有效地穩住了軍心。人心穩定后,他開始集中精力、勵精圖治,大力發展造紙這一主業。對外,妥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成功化解5344萬元不良資產危機,收回無效投資6000萬元,累計收回并保全了近3億元的國有資產,規避了企業發展潛在的投資風險,贏得了發展的寶貴資金。
楊松賀常說:“要想成就一番事業,作為企業的領導者必須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企業家的良知。沒有這種責任心,再高明的企業家也會把企業領垮。從某種意義上說,責任心成就一番事業。我欣賞敢于決策、敢于承擔責任的人。”
去年年初,“銀廣廈事件”沸沸揚揚,“銀鴿投資”因委托理財“銀廣廈”股票而一夜成名。當然,這名可不是什么好名。股價大幅下跌,隨時面臨血本無歸的危險。而此時的銀鴿公司內部資金已近枯竭。走投無路之際,楊松賀當機立斷,以均價約每股5.6元的價格全部賣出,收回資金1876萬元。而正是這筆錢,為企業渡過發展的難關創造了條件。
當時,楊松賀有一千條理由不走這步棋。“股票一賣,損失就是在我的任期內出現的,萬一銀廣廈以后再漲了,我可能會被大家指責。”但不勇敢地承擔這個責任,就得放棄生產經營。“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弊相權取其輕。”緊要關頭,楊松賀早將個人榮辱得失拋到了腦后。
銀鴿一年多來的發展充分證明楊松賀的這次冒險是正確的。沒有這樣擔當責任的勇氣,就不會有銀鴿今天的騰飛。
提起楊松賀,就不能不提到他的“誠效自主管理法”。以真誠、忠誠、誠信為精神內涵,以效益、效率、效果的層次遞進為物質內涵,以各基層車間科室為操作層面,自定規章,集中匯總,使領導的管理理念得以徹底貫徹,使個人的意愿得以充分表達,以減少無效的行為,力爭實現無無效行為為目標的管理方法。它的最精髓的內涵就是把廣大員工的榮辱觀、責任感與這個企業緊密聯系在一起。
“一個企業就是一支列隊行進中的團隊。在這支隊伍中,每個人對團隊的影響都是很大的。假如有一個隊員與團隊步伐不一致,或是偏離了群體,本來整齊劃一的隊伍就會被打亂,那將會影響整個團隊的行進速度。在一個企業里,如果一個領導與中層干部、中層干部與職工之間不團結,互相離心離德,這個企業就搞不好。所以銀鴿正是把全體職工從思想上、感情上統一到銀鴿文化中來,使職工從一個小家庭融會到一個大家庭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變得和諧有序,不僅減少了摩擦,主要的是這種和諧有序的關系已經成為事業的創造力。”楊松賀的解釋更是證明了這一點。
人性化管理,使銀鴿步入發展快車道。2002年春節前夕,正是企業極度困難時期,由于資金拮據,職工年終獎金成了問題。在經理辦公會上,楊松賀向經理們打了保票:“無論如何都要把獎金發到職工手中,讓大家過一個快樂的春節。”在春節來臨之際,當公司員工手中捧著獎金時,眼淚再也止不住地往下流:在企業如此困難之時,公司還給大家發獎金,并且比以前發的多得多。而此時,操勞過度的楊松賀卻住進了醫院。領導層的表率作用給了職工巨大的感召力。在春節期間,公司職工憋足了勁兒,人不休息,機器照轉。當病床上的楊總看到生產部經理董暉給他的手機上發過來一條信息“楊總,公司元月份機制紙產量首次突破6000噸”時,堅強的楊董事長的眼淚禁不住奪眶而出。
“一個人生活在世上,當他把全部精力奉獻到他所喜愛的事業上時,才感覺到自己是個快樂充實的人,我要把這快樂帶給銀鴿每一位員工。”楊松賀也有感覺到疲憊的時候。在一次追繳外欠款時,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感到孤獨無助之際,他關掉了手機,獨自一人來到沙河岸邊。看到一位垂釣的老人時,他不由得心中一動:我什么時候要有這種悠閑自得的機會該多好啊!但猛然一驚回過神來:如果我這樣逃避的話,那么廠里的2000多名職工將何去何從?一種強烈的責任感,促使他放棄了那瞬間可怕的念頭,重新挑起了不容推卸的責任。他打開手機,卻發現自己已經“與世隔絕”了兩個多小時。
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對銀鴿的熱愛,楊松賀帶領銀鴿職工取得一個又一個驚人業績。2003年,公司各項事業繼續穩步快速推進。上半年,舊系統實現利潤1724萬元,機制紙產量同比增長了25.41%;實現銷售額同比增長了21.8%;上繳稅金1823萬元,超出2001年全年,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1.36%。噸漿耗氯、噸紙耗煤、噸紙耗水等重要消耗指標較去年大幅度下降。同時,銀鴿投入巨資進行環境治理,成效顯著。
當前,經過一年多的奮力拼殺,銀鴿不僅擺脫了困境,而且走上了快速健康發展的道路。展望未來,楊松賀信心滿懷:“如今,市委、市政府領導以前所未有的胸懷和膽識關注到經濟發展上來,這為各類人才創造了優越的創業環境。相信,有識之士必能在漯河這片熱土上大展宏圖。”(漯河內陸特區報 記者 王海防 楊志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