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省郯城縣城西郊,以分別進入全國同行業百強的恒通化工、魯南紙業兩大集團為基礎的化工城、紙業城連為一體,氣勢宏偉,發展迅速,成為郯城縣工業經濟耀眼的亮點。今年1—9月份,兩大企業集團實現銷售收入9·75億元,利稅1·45億元。
恒通化工和魯南紙業是郯城縣老工業企業,前些年曾因生產規模小,產品檔次低,污染嚴重而被上級亮過黃牌。“一定要將‘丑小鴨’變成‘白天鵝’!”縣委縣政府為了這一目標,除為企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提供優惠的扶持政策外,重點引導它們走“創新發展、科技興企”的新型工業化道路,通過技術創新和管理體制創新增強老骨干企業的內在活力。
在魯南紙業集團的產品裝運現場,集團一位老總指著正在裝車的特種卷筒紙說:“這是西歐一家客戶訂的產品,這樣一件卷筒紙,我們就能賺一萬多元。而過去生產的同等規格的普通黃板紙,一件才賣幾千元。”他介紹了近年開發的石膏板護面紙、化妝板原紙等一系列新產品。這些產品的共同特點是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一個企業,總跟在別人屁股后面跑是沒有出息的,只有領著市場跑才能形成大氣候。”這位老總深有體會地說。
郯城骨干企業實行“生產一代、儲備一代、研發一代”戰略,使產品結構始終處于引領市場的動態調整之中。魯南紙業集團的石膏板護面紙推向市場后,占有率曾達到了100%。有幾家企業也把仿制品推出來時,魯南紙業又靠更新的產品來主打市場了。恒通化工也通過科技創新,實現了煤化工和鹽化工的熱電聯產,一系列下游產品被不斷開發出來,生產由傳統的基礎化工向精細化、系列化轉變。
創新需要人才,在這方面,郯城縣的兩家骨干企業可謂不遺余力,各有高招。恒通化工分別與山東大學管理學院和青島科技大學合作辦學,培訓職工;魯南紙業則“借腦生財”,省造紙協會和造紙研究所等機構成為他們的廠外研發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