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造紙行業地方污染排放物標準建設及實施工作經驗交流會在山東隆重召開
(景華紙業網通訊員唐立剛報道)11月24日,山東高唐泉林大酒店廣場上鮮花飄香,彩旗飄揚。國際會議廳內氣氛熱烈,情緒高漲,全國造紙行業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建設及實施工作經驗交流會正在召開,會議由國家環保總局科技標準司胥樹凡處長主持。
國家環保總局科技標準司胥樹凡處長在講話中說,此次會議的召開,為全國的環保工作者們和造紙企業的負責人們提供了一個學習和交流的機會,學習和借鑒山東省地方標準建設及實施的工作經驗與泉林集團發展循環經濟的經驗,積極加強各地的地方標準建設,從而引導企業穩定、健康的發展。他認為本次會議將成為我國造紙行業環保工作和國家環境管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省環保局副局長張波詳盡的論述了山東省經濟發展情況和生態環境的關系,介紹了加強山東省造紙行業地方環境標準制定及實施的經驗。他認為,排污總量較大、環境容量比較小、發展速度比較快、人口密度高是山東環境的特點,該特點決定了必須執行全中國最嚴格的污染物排放控制制度。同時他指出,依照省地方標準,深入貫徹“分階段,逐步加嚴”的環境治理思路,徹底解決環境問題,促使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才能談實現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基本實現現代化宏偉目標。目前,我們的泉林集團已提早7年的時間實現了省地方標準,那就是COD小于120mg/L。他對泉林集團加大科技投入,實施地方標準,發展循環經濟,取得卓越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并稱之為“泉林模式”,泉林模式是中國行業的先進模式,是先進生產力。
李洪法總經理說,泉林集團前瞻性地提出“生態紙業”的發展戰略,立足于對制漿造紙過程中產生的污染進行資源化治理,科學調整原料結構,降低污染物排放,達成生產經營與生態環境和諧一致。通過技術創新和工藝調整,COD已降到120mg/L以下,實現了全年總排放口各項指標穩定達標。在治污的同時,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綜合利用資源,把污水黑液中的大量木質素加工成為高效綠色肥料,不僅降低了有效能源的消耗,而且變廢物為資源和商品,為企業增加了效益。通過節水工程,實現了噸漿耗水40立方米,噸紙耗水30立方米的目標。林紙結合,積極利用再生資源,目前,麥草、蘆竹、三倍體毛白楊作為造紙纖維原料可保證200萬噸漿自給自足。環保技術、水資源、纖維原料三項新技術突破了制約造紙發展的瓶頸。
李洪法總經理在集團發展規劃上強調,造紙行業不是人們說的污染行業,而是有利于生態環境的行業;雖然國際紙業競爭日益加劇,但是紙業市場潛力比任何一個行業都要大,這都有利于我們把泉林集團發展放在全國、全球發展的總體坐標中去定位。
下午,國家環保局領導介紹了清潔生產標準的結構與內容、地方環境標準備案制度和國家造紙標準修改方案。
聊城市副市長郭秀華、市環保局局長韓更大、高唐縣委書記、縣人大主任李伯平等領導,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各級環保領導,全國造紙企業代表以及中央電視臺、大眾日報、山東電視臺、聊城日報等十幾家新聞媒體200多人參加了會議。
Copyright © 2000-2002. JingHua Paper Inform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景華紙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