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福建網訊 福建省擬建一個總投資約100億元、項目區占地總面積5886.7萬畝(相當于福州市區1043平方公里的30多倍)的大型紙漿項目。擬建的項目由紙漿原料林基地和木漿廠組成。
據悉,該項目一旦建成,不僅可緩解福建省造紙企業原料——紙漿緊缺的壓力,而且僅該項目中的林業基地建設這一項,預計可提供近3萬人的就業機會。此外,為了方便運輸,該項目在公路、港口運輸的基礎上,還必須建設鐵路專用線。
70萬噸紙漿來自省外
據悉,我國沿海各省都已建設或正在籌建60萬噸/年以上的漿紙一體化項目,唯獨福建是空白點。而福建省氣候、林地、港口等自然條件良好,且適逢國家鼓勵建設大型紙漿廠這一機遇,因此,有關專家認為,福建省應當加快項目的建設工作。
從國家統計局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2年12月底,福建省規模以上造紙企業100多個,如南紙股份、青山紙業等,從業人員2萬多人。按行業協會數據匯總測算,福建省造紙全行業紙和紙板產量為170萬噸。
據福建省造紙工業協會秘書長鄭寶琛介紹,目前福建省造紙企業的紙漿需求量170萬噸/年,其中70萬噸左右是從國內其他省份及國外的加拿大、美國、北歐等國家與地區進口。不論是從省外還是國外進口,均存在著運距長、成本高,且不確定因素多的問題,進而會影響到企業的經濟效益。
林基地將提供3萬崗位
據了解,該項目中擬建設的350萬畝速生豐產林基地,將選用具有高抗性和高產量的桉樹等品種造林,有助于提高項目區的林分質量,并顯著增加木材產量,既能滿足年產70萬噸紙漿的優質原料需要,又將減少對天然林以及次天然林的采伐,還將進一步激發林農造林的積極性,提高森林覆蓋率,有利于保護當地生物多樣性且改善生態結構,不斷形成和提升經濟建設與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實現“以林促漿,以漿興林”的目標。
同時350萬畝林業基地建設,預計可提供近3萬人的就業機會,每年增收2億元;另外由于采用集約經營和廣泛的低產林改造,將大幅提高林木生產率和林農的收入。
經初步篩選,在福州、莆田、泉州、漳州、寧德五個設區市的26個縣(市、區)適宜營造桉樹等短周期原料林的林地區,選擇交通方便、林權清晰、相對集中連片面積達300畝以上的林地,作為企業原料林基地,具體布局為:福州市88萬畝,占23.5%;莆田市43萬畝,占11.47%;泉州市93萬畝,占24.8%;漳州市126萬畝,占33.6%;寧德市25萬畝,占6.67%。各年度的造林計劃為:2004年30萬畝,2005年50萬畝,2006年65萬畝,2007年65萬畝,2008年75萬畝,2009年65萬畝。原料林基地建設約需投資14.7億元。
而紙漿項目建成后,整個企業每年銷售收入可達45億元,利潤總額在14億元以上,可上繳各項稅費超過3億元;更重要的是可帶動造紙等許多相關產業的發展,將顯著增強項目地區的經濟實力。
木漿廠選址已有方向
據悉,木漿廠廠址擬考慮在沿海漳州的九龍江下游、莆田的東圳水庫供水區、福州的閩江下游等3個地區選擇。
此外,一些專家建議,擬建工程是實行林漿結合、一體化經營的企業,根據木漿廠70萬噸/年生產規模,每年需漿材原料桉木等315萬立方米,因此原料林基地建設必須與木漿廠同步進行或提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