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報2月23日消息:無獨有偶,這兩個項目的投資者——“國包”董事長錢成錫和“亞包”總裁金祥佐都來自溫州。孫斌藝指出,在中國的投資領域,溫資以對新興投資機會的靈敏“嗅覺”和對行業前景的準確把握而著稱。此次,這兩筆巨額溫資的投向將中國投資人的目光聚焦在包裝印刷業上。
將研發和貿易引入包裝基地,著力打造新型的包裝產業鏈。在這點上,錢成錫和金祥佐可以說是“不謀而合”。據介紹,“國包”占地600畝,投資10個億,預計年交易額為30億;而近鄰“亞包”更是規劃了超過100平方公里的占地面積,計劃招商引資和直接投資總額大于200億美元,預計年銷售產值高達300億美元以上,年進口貿易額可達150億美元。
據“國包”企劃部經理張羿介紹,隨著出口量的劇增、購買力的加強,中國包裝工業最近10年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趨勢。統計表明,包裝與印刷工業年總產值約達4020億人民幣,且平均每年以18%的速度遞增。目前,在國民經濟40個主要行業中,包裝印刷行業已上升至第12位。“國包”投資者、上海金鰲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錢成錫表示:“今后10年內中國包裝工業的產值將再翻一番,成為增長速度最快的產業之一。”
500億缺口推長三角成高地
兩大包裝印刷基地同時布局長三角,會不會因“兩強相爭”而產生的強大內耗導致兩敗俱傷?張羿告訴記者,在上海,包裝印刷業年產值約200億,但整個市場需求卻高達700個億。換而言之,上海包裝印刷業存在高達500億的“缺口”,這將直接推動兩大包裝基地的生成。
“入世后,外國包裝企業將大量進入中國,這對各自為政、零星分散、產銷分離的中國包裝業帶來極大挑戰。”華東師范大學工商管理系副教授孫斌藝指出,目前中國包裝印刷工業最發達的城市是上海,然而,近200億的產值卻分散在2600多家企業中,無法形成產業規模效應。“打造產銷一體化包裝印刷中心,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對國內包裝業展開品牌整合。”張羿表示,“亞包”同樣存此功能。
孫斌藝指出,對中國大量中小型包裝印刷企業而言,未來幾年內,將不可避免會遭遇一系列破產、轉產和并購。最終,市場將出現幾個核心龍頭企業,徹底顛覆既有的分散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