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上午,在青島雙星集團下屬的星港印刷包裝公司,66歲的馬勝利撫摸著生產線上的包裝紙說:“再次聞到紙的味道,心里激動得不得了。”
18年前,馬勝利第一次到青島雙星,是作為中國國企承包改革第一人———一顆耀眼的改革明星,來傳經送寶,做事跡報告的。
AC-尼爾森互聯網調查 粉紅女郎緊急招募! 中國網絡通俗歌手大賽 用搜索登陸一個城市 這次,銷聲匿跡多年的他,被同時代的企業家汪海“承包”。
2004年3月19日,由雙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汪海簽發的公司任免字(2004)11號文件上寫道:
為適應品牌運作的大發展,盡快打造中國綜合加工制造業大集團,經雙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提議,經集團董事會研究,董事長決定,成立雙星馬勝利紙業有限責任公司,聘任馬勝利為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兼雙星馬勝利紙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青島雙星集團董事長汪海與馬勝利都是首屆全國優秀企業家。在雙星聘任馬勝利的新聞發布會上,“雙星老汪‘包’老馬”的橫幅頗為醒目。
“我得到的各種榮譽證書裝了16皮箱。”馬勝利說,“那時雙星不如我,但現在我名落孫山,雙星卻蒸蒸日上。”
馬勝利說這句話時所站的生產線旁,有一個巨大的宣傳欄,上面醒目地寫著:“汪海總裁企業家身價達39.99億元”。
今天的馬勝利似乎并不在乎誰“包”誰的說法。
“青島雙星人人皆知,但很少有人知道汪海,我馬勝利當年誰人不曉,但沒有人知道當年我造的紙是什么牌子。”馬勝利對記者說,這些年來他一直在總結自己當年的失誤,這次把馬勝利作為品牌而非個人,就是向汪總學習的過程。
馬勝利說,自己總結了10大失誤。其中,性格里的個人英雄主義,是他失敗的一大原因。
“今后,我只干兩件事,管理好公司,提高經濟效益。”馬勝利說,只憑名氣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過去決策是一言堂,拍腦門,這次出來一定按照科學程序、市場規律辦事。
“加盟雙星后,我主要是負責決策、策劃、經營等大方向的問題,至于具體的管理方面,會找‘四大金剛護法’———4位年輕的助手為MBA專業人士。”
同時,馬勝利表示自己這些年一直在學習,《哈佛管理叢書》已經讀了好多遍,“始終沒有掉隊”。
對馬勝利個人,汪海不愿做過多評價,“市場上操作光看書不行,市場上不能說大話,馬勝利的價值還要看他下一步的操作,成功了,說明他總結了經驗和教訓。到那時再評價吧。”
不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汪海反復談到企業家的價值。正是因為有馬勝利,他才決定進軍造紙業的。
在汪海會客室的窗臺上,有一張拍攝于1989年9月28日的“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全體同志的合影”。照片上的汪海扎著領帶穿著球鞋,而馬勝利非常瘦小。汪海說馬勝利是全國承包累瘦的。馬勝利接著說:“退下來別的沒有,長了60斤肉。”
那次北京聚會后,直到去年兩人才在首屆全國優秀企業家聚會上再次相逢。
那次聚會馬勝利哭了,他的窘境觸動了汪海。汪海說,在那個時期,馬勝利所做的工作有他的經驗和教訓,但按照一般的廠長和工人退休,是不公道的。既然承認市場,就必須重新確立企業家的地位、企業家的價值、企業家對社會的貢獻,不能退休了就只剩下每月135元錢。
在那次聚會上,汪海當場表態:“老馬我包了。”
“不用新人用老人,在這個時代顯得有點另類。”青島大學新聞系主任孔祥軍認為,除了馬勝利這個名字所具有的品牌效應外,汪海對馬勝利的起用,就好比為見義勇為的人建立的一個基金一樣,是對那些曾經為改革沖鋒陷陣的人的一種精神上的補償,也是對年輕的改革家的一種鼓勵。
然而,作為企業的雙星集團和作為企業家的汪海,對馬勝利的“照顧”是有條件的。
馬勝利說,新公司由雙星全資注冊,他任法人代表,實行承包責任制。他負責人財物、產供銷,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在保值增值的基礎上,利潤分成,如果虧損就免職。
在雙星集團對馬勝利的聘任文件中,最后一段寫道:聘任期為兩年,以市場為標準,做到能上能下,經考核不勝任本職崗位工作和由于責任心不強,沒完成工作責任目標的,隨時給予撤職、免職和調離現工作崗位。免職后干什么工作,享受什么工作待遇。
馬勝利說自己用個人的房產做了抵押,約定生活補助金是每月2000元,然后拿提成。
“英雄成就一切事,貴在知之而即行。”馬勝利說,他的目標是,今年7月份產品先在青島、北京上市,先從工業用包裝紙開始,以后會涉足生活用、文化用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