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紙張 (dPaper) 技術是IT產業的一項新興的核心技術,將在未來發展到與數據庫技術類似的產業高度,并牽動上千億美元的龐大市場。4月16日,由中關村管委會、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工業促進局主辦的“數字紙張產業高峰論壇”在北京香格里拉飯店舉行。本次論壇邀請到科技部、信息產業部、北京市有關領導,以及倪光南院士、戴國忠教授和最高人民檢察院、聯想研究院等單位負責人做主題演講。
作為數字紙張產業鏈上的重要技術代表,書生公司董事長王東臨、中科院軟件所總工程師戴國忠、漢王科技總裁劉迎建分別在論壇上做了題為“數字紙張技術及其應用前景”、“論數字技術與紙張的關系”、“紙張----從模擬到數字的飛躍”的報告。
其中,書生公司推出的“SEP數字紙張技術”是國內第一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字紙張技術,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具備全球競爭力;在DRM、中文處理和紙張文檔數字化等重要領域達到全球領先水平,并且,在電子印章技術、電子表單技術、版面描述技術、中文字體智能匹配技術、虛擬打印技術、檢索和瀏覽技術等方面也有較大創新。經過近十年的努力,書生的“SEP數字紙張技術”已在電子政務和數字圖書領域得到了成功應用,數百萬用戶遍布全國每個省(除臺灣外)、每個城市、大約90%的縣和海外20多個國家,累計約1000萬種政府電子公文采用書生的SEP技術處理,書生用戶平均每秒鐘收發10份電子公文,以SEP技術存儲的數字文獻多達8000萬頁,書生數字圖書讀者超過300萬人。
中科院軟件所提出了筆式界面的思想,并將先進的成果轉化為產品。筆式界面軟件采用全新的人機交互方式,它將擁有龐大的用戶群,涵蓋了兒童、計算機專業人員、非計算機業人員(科技工作者、行政干部)以及殘疾人,該軟件將逐步成為新界面軟件產業的一支新的生力軍。龐大的用戶群、涉及大眾的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應用需求將是筆式界面蓬勃發展的原動力。
會上,漢王科技總裁劉迎建介紹,目前手寫識別、光學字符識別(OCR識別)為代表的文字識別技術已經十分成熟,其中手寫輸入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到了電腦輸入、手寫批注、信息終端輸入等領域,而OCR識別技術的應用則更加廣泛,漢王文本王錄入系統已經成為小批量文件資料錄入的最佳選擇,漢王OCR錄入工廠也廣泛應用在數字圖書館、數字出版社、工商票據的識別輸入等領域。劉迎建說,漢王文字識別技術使終端用戶擁有強大的數字化能力,改變了他們被動接受數據的現狀,使數字紙張產業由不對等的單向傳遞變為對等的雙向交流成為可能,而且成熟的文字識別技術,還解決了信息制造問題,尤其是各地分散終端的信息制造問題,為數字紙張產業提供了發展和實施的基礎,文字識別技術與數字紙張產業的其他文檔管理發布功能配合,則組成了完整的從信息制造到信息應用的產品鏈和應用鏈,能為客戶提供了完美的解決方案。
作為IT產業的一項新興核心技術,數字紙張技術是用數字技術搭建符合傳統紙張特性的技術平臺,使原來基于紙張的使用習慣、制度法規、工作方式等都能平滑過渡到數字形態,為推進信息化提供了關鍵性的技術支撐。在此次論壇上,中科院研究生院、理光、IBM、TRS、津科、中文2000、美髯公、北京郵電大學圖書館和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等單位的負責人也做了相關主題演講。會議一致認為,數字紙張技術將直接帶動一個龐大的產業,包括新聞出版業、圖書情報業、電子政務;手寫識別、OCR識別、語音識別;ERP、OA、MIS、知識管理、數據挖掘;打印機、掃描儀、數碼相機、海量存儲設備、顯示設備、PDA、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
事實上,幾乎所有基于紙張(生活和包裝用紙除外)的應用都可以運用數字紙張技術進行數字化改造。據有關專家初步測算,10年后該技術及其相關應用將在中國形成千億規模市場,全球則達到千億美元規模,此間將孕育出一家相當于Microsoft和Oracle 這樣的重量級大公司。
主辦方希望能夠通過這次論壇,使人們從IT產業未來核心技術的高度對數字紙張技術進行全新的定位與思考,對相關產業鏈各環節進行深入溝通并達成共識;使傳統產業更系統全面地了解數字紙張技術,為數字紙張技術爭取良好的發展條件和社會支持,并促成中國第一次在IT產業核心技術方面掌握主動權,為中國IT產業發展找到新的至關重要的經濟增長點。本次論壇由北京軟件行業協會、高新企業協會、軟件產業促進中心協辦,書生公司、中科院軟件所、漢王科技聯合承辦。(T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