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4月22日消息:昨日,坐守上海“西大門”、投資20億元的“上海國際包裝·印刷城”正式投入運營。與此同時,從同屬普陀區的桃浦工業區傳出的信息顯示,這個占地達6700畝的工業區將以“包裝印刷”作為規劃的重點;而今年1月始,在奉賢,一個首期投資便達到15億元的“上海國際印刷包裝產業園”正緊鑼密鼓地建設中。上海包裝產業集聚平臺的雛形已然浮出水面。
“今后,上海有望成為中國,乃至亞洲包裝產業的中心。”據“城主”溫州企業家錢成錫介紹,“上海國際包裝·印刷城”占地600畝。建設完成后,印刷城將真正成為科、工、貿、產、學、研為一體的包裝印刷綜合產業基地。據預計,此項目將為上海直接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創造1萬個左右的工作崗位,每年交易額高達30億元。
目前,我國印刷包裝業的年產值高達2700億元,然而,整個產業格局卻表現得小、散、亂。“我們造印刷城的目的,就是為產業積聚搭建一個平臺,從而整合資源,優化配置。”錢成錫表示,產業集群作為世界產業發展經典模式,正成為中國經濟的普遍現象。經驗表明,產業集聚可以大大降低生產和交易成本。例如,在珠三角形成IT、家電的產業聚集,在這里的采購成本比其他地區低30%。“今后,隨著上海包裝印刷產業集聚深化,這里的采購價格將大幅度降低。”
中國包協副會長兼秘書長錢進認為:“今后,中國將形成多個包裝產業的集聚平臺,包括廣州、杭州等地,并形成東西聯動、南北聯動之態,而上海這個平臺在其中的戰略地位不言而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