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日報 我國紙業生產能力不斷上升,使廢紙的需求不斷上升。紙業專家顧民達告訴記者,目前我國造紙原料中,廢紙所占比重高達44%,造紙工業對廢紙資源有很大的依賴性。由于近年來我國對廢紙進口的需求強勁,已經使國際市場上廢紙的價格不斷攀升,國內造紙業因廢紙進口價格快速增長而深受影響。
顧民達說,原材料缺乏已嚴重制約中國造紙業的發展,國內市場造紙原料需求量巨大,卻長期依賴進口。同樣,以我國造紙原料的主要進口口岸之一的廣東為例,1998年經廣東口岸進口紙漿30萬噸,至2003年進口量已增長至90.1萬噸,5年間進口量增長了2倍;1998年進口廢紙42.4萬噸,至2003年已增長至318萬噸,5年間增長了6.5倍。
2003年由于生產能力進一步增長,使更多的中國用戶進市場購買廢紙,廢紙需求保持同步增加。預計2004年中國每季度的進口廢紙數量將保持在250萬-300萬噸,年進口總量將達到1000萬—1200萬噸。屆時各造紙公司對廢紙價格過高的反應也會在2004年達到高潮,當然反應最為強烈的是中國用戶,但是他們為了維持生產,鞏固和擴大產品的市場份額,而不得不繼續進貨。
由于中國的造紙行業原料嚴重依賴進口,而且在現貨交易中的方式較為特殊,因此在國際市場是個亮點。中國的貿易公司用調節手中廢紙庫存量的辦法,應對廢紙價格的變化。在中國下一輪新增生產能力開車投產之時,到底還需要增加多少廢紙漿料?按原先的估計,到2004年第三季度,盡管北美市場對廢紙的需求疲軟,但只要近期中國國內大量進口就會有助于抬高廢紙的價格。不少人認為,若廢紙貨源不膨脹,那么2004年廢紙價格總體趨勢會走高,即使暫時出現價格下滑亦不會跌得太多。
現在已了解到中國廢紙進口數量很可能會上升很多,其增量之巨令人難以想象。但這樣大的增量恐怕為時不會太長,因為廢紙價快速上升,紙和紙板價格也必須上漲。然而2004年由于生產能力有某種程度的過剩,紙和紙板的價格可能難以與廢紙價格上漲保持同步,廢紙的需求量和價格會受到制約。
分析當前的形勢,全球市場對紙和紙板的需求自從2001年減退以來,至今尚未達到持續強勢的時期,因而各用戶不敢多儲廢紙原料。目前,他們手中的廢紙存貨遠低于生產穩步上升時期的水平。美國經濟形勢在一年之前已有所好轉。但對各造紙公司來說,距離良好運行狀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尤其是北美地區的箱紙板公司,盡管美元降低了匯率,但近期非耐用消費品市場卻重新趨于疲軟。另外,廣告消費市場不振,新聞紙耗用量減少,新聞紙市場的走勢也出現不振的跡象。雖然不能就北美地區對紙和紙板的需求數字來說明整個市場情況,但在全球其他地區,包括中國,紙和紙板的銷售形勢也相當嚴峻。
顧民達說,由于我國對廢紙的需求量不斷增大,進口數量巨大,直接影響國際廢紙價格。我國對廢紙的巨大需求,是近年來國際廢紙價格不斷攀升的重要因素。
2002年第四季度,中國用戶面臨廢紙庫存的嚴重短缺,開始同時向美國和歐洲各國的廢紙供應公司大量訂購,由此,2003年整個第一季度廢紙的出口價格不斷上漲。當時亞洲地區各國的廢紙用戶只得以高價進貨,以維持生產之需。到第二季度,中國用戶因廢紙價格不斷上漲,而需求卻開始轉疲,于是決定消耗庫存,不再進貨。這一行動使國外各廢紙供應公司措手不及,廢紙庫存量上升,處于很被動的地位。這種周期性的動蕩何時再出現,就要看今后中國廢紙的進口量是否會出現報復性的回升。如果是的話,則廢紙的價格多半還會出現猛升。
顧民達說,預測今后廢紙市場如何發展,最重要是了解中國國內廢紙庫存量是多還是少,也就是在此前兩三個月他們進口了多少廢紙,耗用了多少,以及庫存貨還有多少。但是誰也無法確定目前中國國內的廢紙庫存,如果僅以中國國內近期放開手腳,大量投資,擴大用再生漿生產紙和紙板的生產能力來估計廢紙存貨多少,這或許是個錯誤。
對今后廢紙市場來說,極其重要的是,在中國下一輪新增生產能力開車投產之時,到底還需要增加多少廢紙漿料。按原先估計,到2004年第三季度,中國約有十臺用生漿生產箱紙板的造紙機開車投產,新增生產能力約為290萬噸;2003年第三季度新增生產能力為190萬噸。這些數據可能對廢紙的出口與價格會產生相應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