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華紙業網通訊員報道)中國造紙學會副秘書長李玉華日前就國產新聞紙與進口新聞紙進行了綜合分析和評價,通過調查,尤其是通過國家紙張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對華泰新聞紙各項指標進行詳細檢驗后,李玉華認為,目前,國產新聞紙的質量和檔次已經大幅度提高,完全可以替代進口新聞紙。
李玉華介紹,以前很多用戶對國產新聞紙極不放心,但去年下半年訪問《人民日報》負責新聞紙供應部門和報協的有關人士時發現,他們說話的語調與以前相比已經有了很大變化,概括一句話:“國產新聞紙可以與進口紙媲美”。當時就拿出用山東華泰的新聞紙印的報紙,圖像清晰,連頭發也是一絲絲的,而七十年代國產新聞紙印刷出來的照片頭發是一片黑。
報協對新聞紙的質量反應也與《人民日報》類似。去年報協還舉辦了國產新聞紙招標會,有14家新聞紙廠家投標,并請用國產新聞紙多年的用戶新華印刷廠、經濟日報社在會上介紹他們對國產新聞紙的看法,他們說:“報紙的質量與紙的質量關系極大,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前,國產新聞紙質量較差,印刷時掉毛糊版,近期國內新聞紙飛速發展,現在紙病少,質量與進口紙相似,紙價比進口紙便宜,送貨又及時,服務也比較好。”
李玉華介紹說:“今年晨報負責供應的負責人主動找中國造紙學會了解國產新聞紙質量,反反復復了解多次,我們理解晨報供應部門人的心情,改用國產紙萬一出現質量問題,會影響報紙發行。為此,我們以學會名義為晨報寫了一份國產新聞紙的咨詢報告,并為其出主意,即‘用誰家的紙,請誰家將樣品送到國家紙張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做檢測,同時進行樣品封存’。檢驗結果達到了優質品。為了了解使用情況,學會又主動與晨報聯系,得到的答復是,晨報這次共采購國內4家生產的新聞紙,有華泰、晨鳴、廣州、南平,上機試用后除個別品種外(因改變配方),均符合使用要求。最后通過晨報試用,我們雙方對國產新聞紙都放心了。”
據了解,自1996年以來,上海泛亞、福建南平、武漢晨鳴、廣州紙業、山東華泰、吉林白麓、湖南岳陽等12家紙廠引進的新設備先后投產,不但產量大大增加,質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強度、白度、定量以及其他性能指標上,有了顯著增強,基本上達到了進口新聞紙的水平,各大報社完全可以打消對國內新聞紙的顧慮。而且現在是買方市場,用戶想要誰的產品就要誰的產品,這種機制也促使企業改進產品質量,改變服務態度。李玉華還建議,為了支持國內造紙工業的發展,為了促進新聞紙質量的進一步提高,為了維護我國采取反傾銷的制裁,支持國產紙,多用國產紙,實現紙報共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