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6月30日,對華泰股份(600308)來說,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為在這天,我國商務部公布了新聞紙反傾銷措施期終復審裁定———繼續延長5年反傾銷時間。這條消息對雄居國內新聞紙龍頭地位的華泰股份來說,其利好意義不言而喻。但是,該公司董事長李建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并沒過多地流露出喜悅。很顯然,他的眼光放得更長、更遠。
不求最大,但求最好
華泰股份董事長李建華一直堅信做企業要“不求最大,但求最好”。他說,紙業市場競爭如今已是“山雨欲來風滿樓”,公司也是在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地向前發展。如果說成功,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歸結于“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發展指導思想。正如華泰股份的規模不是行業內最大的,但經濟效益卻是同行業最好的。作為中國新聞紙行業的龍頭,華泰股份以其新聞紙產品30%多的毛利率傲視群雄。公司比同行業高很多的毛利率水平是規模、生產設備、原材料、費用控制等多方面作用的結果,綜合體現公司極高的管理水平。比如在環保治污、原料建設、技術改造和創新等各方面,華泰股份均領先一步,這才是保持公司持續、穩定、快速發展的關鍵。
借地利打造完整產業鏈
華泰股份去年從德國引進的“同一平臺新概念”紙機,現在李建華正帶領著公司管理層從容布局,要把先進裝備“武裝到牙齒”。
李建華在公司2003年度股東大會透露:首先,借力大股東修鐵路,發展物流公司,突破交通限制瓶頸。其二,借“引黃濟青”工程,修建到公司的引水工程,將對其未來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其三,依靠科技提升企業整體核心競爭力。公司擁有造紙行業第一家博士后工作站,多項科技成果的產生和應用,使公司無論環保,降低成本、還是公司的信息化建設都在同行業中領先。
強強聯合增強競爭力
李建華說,目前國內的造紙企業規模相對較小,地區分布過于分散,國內還沒有形成幾個有實力的大企業集團,這就要求造紙企業按照工業結構調整的政策,進一步做強、做大,形成參與國際競爭的大企業集團。競爭戰略是強強聯合,組建“戰略聯盟”或“聯合艦隊”,形成以造紙為主的產業鏈,進而擴大實力和競爭力。
他說,“九五”期間,華泰股份與中國最大油田勝利油田、香港協發紙業貿易公司等合資建廠,與東營化工、印刷公司聯合,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形成以造紙為主,與化工、印刷首尾相連的產業鏈,開創了全國同行業比較獨特的聯合方式,并積累了一定的經驗。2001年,華泰股份又與山東大眾報業集團強強聯合,成立山東大眾華泰印務有限公司,組建成中國第一支“紙報聯合艦隊”,這不僅促進了紙報雙方的優勢互補,也為企業培育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在做強的同時互相都做大了自己的“蛋糕”。目前華泰股份與德國合作的亞洲地區維修服務中心項目于2003年9月24日在華泰工業園奠基開工,與美國合資的PCC項目也得到確定。“十五”期間,華泰股份會繼續在行業內外尋找優勢企業,實施國際化發展戰略,把華泰股份建成真正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現代化大型企業集團。(見習記者 岳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