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的《新聞周刊》載文《云南森林告危》:“擁有‘動物植物王國’之稱的云南省,正與亞洲最大的造紙企業合作,推行一項巨大的林漿紙基地規劃,規劃中的林漿紙用地達2750萬畝,其中將近一半是繁茂的森林。如果規劃得以順利落實,這些林木資源將遭到砍伐,整個滇南的生態將受到致命性打擊。”
云南是個泥石流、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多發的地區,只要隨便在搜索引擎上敲下這兩個詞條,便可以看到數十頁關于這兩種災害的報道。關于最新發生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特大洪澇和泥石流的損失,就有這樣的描述:“中新社昆明七月九日電(記者林峰) 截至今天中午十二點,遭受特大洪澇和泥石流災害的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直接經濟損失已達五點三億元人民幣,因災死亡人數已上升到十七人,因搜尋成功失蹤人數降為二十五人。”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13日 13:04) “另外、今天又有一名失蹤的尸體被發現,云南德宏洪澇災害的死亡人數上升到19人,還有23人失蹤。”
這兩組新聞放在一起看:一面是“合作項目”將圈林地2750萬畝,且有報道說已經部分在實施,以至于“如果你在二三月份時來,就會看到山上有成片的上百畝、上千畝被砍伐的樹林。”一面是大自然對人類的報復——滑坡、泥石流,損失與死亡同在。觸目驚心!
都在說“科學發展觀”,又正在國家全力提倡“有限政府”的這個時刻,為何我們一些省的主管者們可以不通過“國家發改委”、“國家林業局”的正常手續,就大包大攬在發包這樣的“合同”?從而將“科學”、“子孫后代”這樣的字眼置于腦后?值得人們深思。
我國的森林覆蓋率僅只占總國土面積的14%,是世界上森林資源較為缺乏的國家之一。云南則是我國僅有的幾個原始森林覆蓋率較高的省份之一,本應該好好保護起來,現在卻慷慨地以特別優惠的條件(據稱光木材“返購”一項,人家一年就可輕松賺取100億)“合作”給了別人。
我不想探究這“合作”背后的動力是來自省部大員們短視的“政績觀”還是別的“其它利益”。我以為僅只未報批的“先斬后奏”式的違規行為和已經造成的原始林地的損失,就可以直接追究這些官員的責任。“天高皇帝遠”式的土皇帝自我坐大的年代,應該一去不復返了,畢竟現在已經是21世紀。
我們不希望看到大批的紙漿從我們美麗的彩云之南源源不斷地運出去,而給我們留下的是持續不斷的“泥石流”、“山體滑坡”,數以億計的損失和人民生命財產的不幸。當我們的一些領導欣喜于自己“政績”的時候,應該想到就發生在眼前的這些“天災”和自己在中間有無犯下的“人禍”!(作者:鷗盟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