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發源于青海省祁連縣,流經青海、甘肅、內蒙古三省區,全長810公里。是我國西北干旱地區一條及其重要的河流。近幾十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小造紙,小水泥廠等“十五小企業”的死灰復燃,大量廢水未經有效處理排放,使得清澈見底的黑河變成了黑水河,導致黑河下游生態環境迅速惡化。 8月4日,隴原環保世紀行采訪團在山丹河畔看到,由于前兩天剛下過雨,河水洪濁,辯不清污染程度。前行幾十米,便是黑河。發源于祁連山中段的雪水,迂回曲折,蜿蜒數百公里,不像黃河那樣洶涌澎湃一瀉千里,而是平平緩緩的流淌了過來,水質清澈見底。水面上有幾只水鳥鳴叫著盤旋飛舞。可是,站在山丹河與黑河的交匯處,只見山丹河吐出來的洪濁污水與清澈的黑河水融匯在一起 時,黑河水難“出污泥而不染”,水面也變得渾濁起來。庚名村31歲的陳彪新回憶說,他小的時候,常常鉆到黑河里,閉上眼睛都能摸到魚,可如今這一切都成了美好的記憶。
記者在2004年上半年張掖市環境質量報告上看到,張掖市地表水污染主要由工業廢水和城市污水造成,由于城市污水及城區東北郊工業企業大量廢水未經有效處理排放,加重了山丹河斷面的污染,嚴重影響了黑河干流水質。
據了解,張掖市每年排放的1385萬噸污水中,達標排放的僅占1.53%,這些污水排放在了黑河流域。黑河干流鶯落峽斷面為一類水質,張掖市各縣區監測斷面為三類水質。不可否認,近年來,張掖市在黑河治理方面累計完成總投資10.43億元,可見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連續4年完成了分水任務,累計向下游下泄水量30多億立方米,并于去年9月將黑河之水 送達干涸四十多年的西居延海,實現了國務院提出的居延海“碧波蕩漾”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