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垃圾”點燈、煮飯,甚至洗熱水澡?沒錯,昨日,日處理垃圾量達800噸的國內目前最大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廠在普陀區開工,該處理廠不但能將有用的垃圾分門別類地進行回收,還能用微生物“吃掉”垃圾中的有機質,產生的生物燃氣還可發電并向小區供熱。
據介紹,垃圾進入該處理廠后,首先要在前分選車間進行“身份”識別和篩選。垃圾中諸如紙張、可樂瓶等可回收物質被送入車間,打包送往廢舊物品回收中心;舊衣物、家具等可燃物質在粉碎、烘干后被送入專業成形機,壓制成一種碳棒型再生燃料--RDF,該燃料燃燒性能良好,可用于煉鋼和水泥制作;菜葉、殘羹剩飯等餐廚垃圾則被送進發酵系統進行生物厭氧發酵處理,生成的生物燃氣--沼氣用于發電與供小區熱能,余熱還會被用作發酵后殘渣干燥的熱源,發酵后的剩余物質則脫水后制成農用有機營養土。
據悉,該處理廠預計每年將為26.85萬噸垃圾提供出路,為供電吃緊的華東電網提供電量4100萬千瓦時,另外每年還可產生4萬噸營養土,供普陀區園林綠化使用。該項目預算總投資額約為2.5億元,是上海環境集團今年6月29日成立以來的首個重大項目。(記者江華通訊員 劉維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