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經濟學的一種觀點認為,人力資本是惟一的資本。因為按照資本論的原理,只有投入到勞動力中的可變資本,才不僅創造勞動力價值,而且創造剩余價值。而在人力資源中,人才是最重要的資源。對于什么是人才,過去沒有統一標準。對人才含義有三條:一是有知識、有能力;二是能夠進行創造性勞動;三是在政治、精神、物質“三個文明”建設中作出貢獻。這樣看來,即便是著名學府的高才生,如果不能創造業績也很難算作人才。反之,即使學歷不高,只要有知識、有能力、能夠創造性地作出貢獻,在技術崗位上的工人也是人才。
人才是分層次的,當前在印刷隊伍中最缺乏的就是拔尖人才。這種拔尖人才包括能使企業從根本上改變面貌的領導人才,能使本單位的產品和服務在市場上的占有率由小到大的經營管理人才,能在所從事的業務崗位取得重要成果的專業技術人才。當前,國有印刷企業專業人才不足是普遍現象,不少國有印刷企業管理層人員年齡偏大,技術領銜人員不足,人才梯次結構不合理,尤其是高層次人才是企業渴求的對象。現在國有印刷企業在人力資源上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為此,企業要從情感、事業、待遇和政策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激勵員工全心全意為企業作更大貢獻。
正確認識和對待各類人才、特別是拔尖人才。拔尖人才不僅具有相應的知識和技能,且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很強的創新精神,是企業中的寶貴財富。因此我們既要注意珍惜和愛護拔尖人才,更要重視發掘和培育拔尖人才。要在企業上下形成尊重人才、學習人才的良好風氣。鼓勵全體職工向人才學習,樹立學習的理念,養成學習的習慣,積極參加各種培訓,緊密結合業務實發展需要,堅持自學成才、在崗成才。
在人事和分配政策上,向人才傾斜。打破那些論資排輩的老框框,敢于提拔和重用人才,對人才委以重任,為他們施展才能創造條件。積極從社會上引進適應生產經營需要的技術和管理人才,發揮各類人才的聰明才智。從企業的根本利益和長遠發展出發,建立留住人才、特別是拔尖人才的個人收入分配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