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深圳10月8日專電(李南玲、朱文蔚)花五角錢或一元錢買份報紙,有人將其幾十個版面粗粗瀏覽一遍,就隨手往垃圾桶里一扔。你可知道,這樣的動作重復約兩百次,就等于多砍一棵大樹。
回收利用1噸廢紙,可再造800公斤好紙,相當于少砍17棵大樹。深圳報業集團現在每年需要新聞紙10萬噸以上。深圳報業集團最新推出了“以物換舊報”的報紙回收服務活動,其做法、其效果,讓人耳目一新,頗受啟發。
不能隨便浪費舊報 也許讀者想不到,其實印報紙用的新聞紙很嬌貴,因為它必須用純木漿制成。舊報紙如果扔掉就太浪費了,但舊報紙回收重復使用的條件也非常嚴格。
不少人家將舊報紙賣給家門口的“流動收購人員”,但這些流動收購點良莠不齊。據了解,不少收廢品者經常在成堆的舊報紙中夾雜試卷、書本等其他紙張,或是故意浸水、摻沙增加重量。這樣一來,回收來的舊報紙到工廠加工時,絕大部分又會被棄用,勞民傷財。
正是由于報刊回收質量太差這個原因,我國雖然守著一個舊報“紙山”,但新聞紙仍需大量進口。如果能把賣出去的報紙高質量地回收回來,無論從促進經濟效益還是社會效益上講,都是一件大好事。
今年8月以來,家住蓮花北村的陳先生和大多數深圳報業集團各類報刊訂戶一樣,有了一份意外驚喜:家里成堆的舊報紙有人上門來收購了。收購舊報紙的,就是每天給他投遞報紙的報業集團發行員。
通過報紙發行(專遞)員開創征訂、投遞、回收一條龍服務,建立舊報紙回收“正規軍”,實現“以物換舊報”的報紙回收服務活動,是深圳報業集團最新推出的一項重要舉措,受到了廣大市民的普遍歡迎。
這種與國際慣例完全接軌的舊報紙回收再利用模式,不僅打破了傳統的發行概念,同時做到了環保、節約一舉兩得,成為走在全國報刊發行行業前列的創新舉措,也為深圳再生資源利用工作開拓出了一個全新模式。
舊報紙回收有點難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以前,深圳市內無牌無證的廢舊物品回收站將近1000家,絕大多數廢品回收站都是租用臨時的場地;直接或間接從事廢品收購的人員超過6萬人,從業人員素質普遍比較低。他們在回收舊報紙時,普遍采取騙秤等伎倆騙顧客,更有甚者,打著上門回收舊報紙的幌子,伺機作案,對市民的安全造成了威脅。
今年,深圳市政府開展了“梳理行動”,清理了上千家非法廢品收購站點,規范了廢品回收行業,但也給許多市民生活帶來了不便:上門收購的小販不見了,廢品收購點好不容易找著了,又覺得回收價有點虧?此撇淮蟮膱蠹埢厥諉栴},竟成為普通家庭的“老大難”問題。
實際上,并非所有舊報都能回收再生利用。對生產廠家而言,需要再生的舊報紙其實也有“時效性”,越新越好,越少污染越好。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從國內回收的舊報紙,不是在成堆的舊報紙中夾雜了各種雜物,就是舊報紙被故意浸水增加重量,使原料的成色下降不少,真正送到工廠進行加工時,許多舊報紙都達不到質量標準!芭c國外進口的舊報紙相比,國內廢舊報紙回收環節還缺乏分揀標準,缺乏對專業分揀人員的培訓,紙張質量混雜,很多優質廢紙沒有物盡其用,造成了第二次浪費。”
據記者調查,大部分舊報紙在居民家中保存的時候都很好,問題多出在回收環節上;厥者^程的管理好壞,直接關系到廢紙的再生利用質量和再生利用次數。
正規回收一舉多得 正規人員回收舊報紙一舉多得。首先,既節約又環保。僅以深圳報業集團現在每年需要新聞紙10萬噸為例,如果能把報紙全部回收,就可造出8萬噸好紙,相當于少砍170萬棵大樹,節省了3萬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場空間,少用純堿2.4萬噸,降低造紙的污染排放75%,節約造紙能源消耗40%-50%。如果能長期堅持下去,利國利民,造福后代。
其次,能使廢報增值。小販表面喊出的價格比發行員高,但他們往往克扣重量。而發行員的回收比市場價實際略高,又不會在秤重上克扣,一年下來讀者可收回訂報款的三分之一,等于全年有四個月看報不花錢。此外,發行員回收舊報紙,避免了報紙在回收環節上的弄虛作假,大大提高了廢舊報紙的再生利用率,為報紙回收利用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
再次,正規回收方便安全。從訂戶的角度講,由統一佩戴工作證的發行員回收報紙,用舊報換回牙膏、洗發水、沐浴露、卷紙等生活必備物品,具有安全性、可信性、便利性和實用性;從發行員的角度講,通過回收報刊,創造了同訂戶不斷面對面溝通的機會,可使年終大收訂時上門收訂不再困難;從發行公司的角度講,此舉可為公司帶來一定的利潤,也可以加強對報紙的宣傳。
“現在我們都認識發行員了,有報紙要回收,打個電話就行,非常方便,我們也很放心。”讀者王小姐對此舉措贊不絕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