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國際紙業與燕塘牛奶將在廣州簽署“巴氏鮮奶戰略聯盟”協議,宣布雙方將強強聯手在產品研發、生產制造以及市場營銷等方面展開全方位合作。而在此之前,國際紙業已先后與四川新希望、上海光明締結了“鮮奶聯盟”。
與此同時,另一國際包裝巨頭利樂公司爭奪中國奶業的腳步也沒有停止。9月23日利樂罕見地高調宣布:在北京建成總投資6.2億元的新包裝廠,產能將擴大到了125億包。
業內人士指出,兩大包裝巨頭國際紙業和利樂公司在經歷了無抗奶、還原奶等風波的暗中較勁之后,終于在鮮奶標識問題上公開對峙了!
奶業發展吸引包裝巨頭
上世紀80年代,中國奶業還很不起眼?勺1995年以來,卻一直保持以30%的速度增長。9年來,中國奶業增長了10倍!今后5至10年,還將至少保持每年15%以上的增長速度。
中國奶業巨大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潛力,吸引國際包裝巨頭競相進入。1994年,以屋頂型飲料包裝“新鮮屋”在國際包裝業占領導地位的國際紙業進入中國,開始為光明、三元等奶企提供產品。但到目前,在中國每年只有5億多包“新鮮屋”。
但利樂公司的情況就不一樣了!有關統計表明,其在無菌軟包裝市場占據95%的絕對壟斷地位。據了解,利樂雖然進入比較早,但其注意力剛開始卻主要集中在飲料行業,并不太在意奶業。直到90年代末,利樂才開始關注乳制品行業。隨著奶業的迅速崛起,特別是常溫奶的突飛猛進,利樂實現了跳躍式發展。2003年,利樂在中國的包裝材料銷量突破77億包,其中70%供應乳制品行業。中國成為利樂在全球最大的市場。
暗中助陣奶業大戰
幾乎同一時期進入中國奶業,但利樂如日中天,國際紙業業績卻不怎么理想。由于越來越看重奶業市場,兩大包裝企業不可避免地狹路相逢。
由于事關自身利益,鮮奶銷量上升,國際紙業“新鮮屋”需求就增加;相反,常溫奶勢力擴大,利樂無菌包就占上風。這樣,兩大巨頭也悄然卷進奶業之爭。
2002年,“無抗奶”風暴席卷中國。4月份,光明牛奶率先提出“無抗奶”概念,隨后三元火速跟進。2003年初,“無抗奶”的爭論還沒完全落幕,“還原奶”風波又風生水起,且愈演愈烈,最終形成鮮奶企業與常溫奶企業之間的口水戰,進而演變成中國奶業兩大協會之間的激烈辯論。
兩大協會互不相讓,其實背后有兩大巨頭的身影。利樂與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和常溫奶生產企業頻頻接觸;而國際紙業則跟中國奶業協會和鮮奶企業聯系頻繁。在這次鮮奶與常溫奶的大戰中,兩大包裝巨頭暗中較勁。
鮮奶標識各顯神通
2003年6月28日,中國奶業協會在北京舉辦“鮮奶標識與奶業健康發展研討會”,與各大乳品企業就“鮮奶標識”達成共識,預計年底出臺《鮮奶標識管理規定》。
就在大家以為鮮奶標識即將出臺之際,中國奶業協會隨后卻無奈宣布《鮮奶標識管理規定》年底出臺無望。當時,就有業內人士指出:來自于國際包裝巨頭方面的阻力太大!毋庸諱言,這個包裝巨頭就是利樂公司。
對此,羽翼漸豐的國際紙業豈甘就此罷休!《鮮奶標識管理規定》遭遇擱置后,國際紙業活動頻繁,甚至不惜走上前臺。目的只有一個:推動“鮮奶標識”再次起航。國際紙業不但接連與新希望、光明等締結“鮮奶聯盟”,并在當地推出鮮奶標識,還出資與中國奶業協會共同策劃了“中國奶業協會2004年會”。在8月19日在煙臺召開的“中國奶業協會2004年會”上,國際紙業的代表陳易一還專門做了題為《區域乳品企業物流競爭策略》的發言,直言不諱地提出:“打仗是需要槍的,而我是給你們提供子彈的!
未來博弈沒有輸家?
據了解,今天與燕塘簽定協約后,國際紙業將隨即北上,與北京三元結成鮮奶聯盟。在華東上海、西南成都、華南廣州、華北北京分別布下棋子,國際紙業希望“積少成多”,對常溫奶企業以及無菌包裝進行各個擊破。
而就在國際紙業與各大鮮奶品牌結盟如火如荼之時,利樂9月23日卻高調宣布:將繼續加大在中國市場的投資,總投資6.2億元的北京第二家包裝工廠正式落成,將產能擴大了60億包。到今年底,利樂在中國的固定資產投資將達到2.14億美元,產能實現125億包。不僅可以供應整個中國市場,而且還超出20%。言下之意,無菌包市場不但不會遭受打擊甚至退出市場,而且還會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廣東省奶業協會副理事長王丁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從長遠來看,巴氏鮮奶必將成為乳制品消費的主流。在歐美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市場上,鮮奶就占有絕對的優勢。可目前整個中國市場上,巴氏鮮奶與常溫奶的市場份額之比為3∶7。不過,他也承認,我國冷鏈系統還很不完善,普及鮮奶的條件還沒有成熟。特別在廣大農村市場,更面臨運輸路途遠、倉儲時間長的困難,短時間內難以解決冷鏈問題。因此,向全國普及乳制品消費,在短時間內常溫奶還是不能缺少。鮮奶與常溫奶還將繼續共處相當一段時間,利樂與國際紙業的博弈也將持續下去。他預言,包裝巨頭的利益博奕將極大地推動中國奶業的發展,也許最終沒有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