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生、耐水淹的造紙工業優質原料--楊樹近年來在洞庭湖區以百萬畝計的規模迅猛發展。針對單一樹種是否會在洞庭湖周圍形成綠色沙漠的問題,20日至21日,在湖南省湘潭市召開的中德(湘潭)環境管理與企業合作大會上,國家環?偩指本珠L祝光耀在答記者問時指出,林紙一體化可以彌補我國造紙工業原料缺口,不可將洞庭湖區造紙用材林簡單視為綠色沙漠。
長期以來,我國造紙業原料草比例過大。以草為原料的造紙工業運輸半徑小、污染重、紙品單一且質量檔次不高等問題加深了國內優質紙品供求矛盾。
記者前期在洞庭湖區華容縣境內面積達4萬畝的小集成垸看到,垸內實行雙退(退人、退田還湖)后,這里已被企業租賃或收購,全部種上了意大利黑楊。當地政府有關負責人稱,楊樹具有速生、耐水淹的特點,最適合在湖區低洼地種植。此外,從2005年開始,相關企業還計劃分三期在地處洞庭湖區的湖南省常德市建設150萬畝速生林基地。湖南省岳陽、益陽等地均有類似計劃。
隨著楊樹經濟的發展,一些業內人士提出反對意見,認為單一樹種可能吞噬洞庭湖區其他植物物種乃至濕地,使常年在此棲息的候鳥等野生動物失去生存依托,對湖區乃至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產生負面影響,是典型的綠色沙漠。
祝光耀強調,國家環?偩謱α旨堃惑w化產業造成的環境影響十分關注,但不能簡單地將工業用材林等同于綠色沙漠。祝光耀認為,就洞庭湖區而言,意大利黑楊也應納入洞庭湖區世生樹種范疇,意大利黑楊在洞庭湖區比在其原產地生物產量更高,在洞庭湖區發展造紙用材林基地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不會形成所謂綠色綠色沙漠。
據了解,一畝林地一天可以吸收約67公斤二氧化碳,一個月吸收約125公斤二氧化硫,一年吸收約60噸灰塵。瑞典用了10到15年時間,為發展林紙業營造了大面積的人工林,從而在世界上第一個實現了大氣碳循環負增長。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洞庭湖區,楊樹經濟的賺錢效應使一些地方或農戶存在著盲目擠占耕地甚至蠶食濕地種樹的問題。此外,湖南省西部、南部山區或丘陵地區,也有一些大種楊樹的計劃。對此祝光耀指出,發展林紙產業要因地制宜,區別對待,不能一哄而上。在不同的地區,是否發展工業用材林,確定多大規模、選哪些樹種都值得認真研究,否則就會帶來環境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