渦陽新宇紙業公司改變傳統的生產模式,把造紙各個環節產生的所有廢棄污染物全部變成有用資源,生產出系列優質產品,創造出造紙行業低能耗、低成本、高效益、無污染,把麥秸“吃干榨盡”的奇跡。
新宇公司現在每年用8萬噸麥秸,加上30%的回收廢紙,造出5萬噸優質高強瓦楞紙。這種紙每噸售價3000元,市場供不應求。
造紙用的是麥秸中的纖維。當復雜的造紙流程把纖維變成紙時,剩下的是從紙漿中擠出的大量的黑液。傳統的造紙工藝都把這些黑液當成廢物排放掉,造成惡性污染。其實黑液中含有寶貴的氮、鉀和有機質等,新宇公司獨創了用黑液制造肥料的新工藝。他們把黑液送進蒸發車間進行濃縮,再送進復合肥車間加工,就制成了優質復合肥。
在造紙過程還產生三種固體廢物。一是備料工段產生的麥糠,二是中段水中沉積的活性污泥,三是燒鍋爐產生的煤渣。過去,要把這些廢物運出去,每年光運費就得100多萬元。現在他們把麥糠粉碎、發酵后摻入肥料中;把活性污泥(由麥秸的細小纖維和微生物的尸體組成)烘干、粉碎,摻入肥料中;把一部分煤渣作為建筑業的原材料,一部分煤渣也摻入肥料中,因煤渣中含有植物所需要的硫,還可以起到疏松和改良土壤的作用。
然后,他們根據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提供的全國各地不同土壤對肥料不同要求的資料,按照各地購肥訂單,在肥料中加進不同比例的無機有效成分。于是他們每年用18萬噸黑液、8000噸麥糠、3000噸活性污泥、1500噸煤渣,通過復雜工藝造出5萬噸有機———無機復合肥。這種肥料具有速效和緩效雙重性能,長期使用不但不會破壞土壤,還能改良土壤,提高農作物品質,增加產量20%左右。現在這種肥料已行銷安徽、山東、河南、江蘇四省,每噸售價1800元,比一般化肥的價格高。
這項發明屬國內首創。它結束了我國有機肥靠農家積制、自制自用、不能規模化生產的歷史。其成果已經省科技廳鑒定,獲兩項國家專利,并被列入國家星火計劃項目。
因有機———無機復合肥的生產和經營帶有明顯的季節性,新宇公司又和南京林業大學合作,開發出用黑液生產水泥減水劑的技術和工藝。在肥料銷售淡季時,他們就用黑液生產水泥減水劑。這種水泥減水劑廣泛應用于建筑行業,水泥攪拌時可減少用水13.5%,并能增加水泥攪拌的均勻度和強度。它還可應用于印染、石油、金屬精加工、制藥、防塵固沙等領域。現在他們年產水泥減水劑1萬噸,每噸售價2000元。
造紙行業是用水和排污水大戶,新宇公司運用循環經濟原理,實現了水在本廠內的小循環利用和在縣城內的大循環利用,既節約了水資源又避免了水污染。他們把造紙工段產生的大量白水(廢水),處理后回送到制漿工段,用于洗漿。又把污染嚴重的中段水送進自己的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后,一部分回用到生產中去,一部分引入縣城市污水處理廠,用這樣的達標水使縣污水處理廠的污水易于生化,降低處理難度。然后,他們又把縣污水處理廠處理過的中水的一部分,作為本廠的生產用水。這樣,每年可節約用水450萬噸以上。
新宇公司使用麥草生產系列產品和循環利用水資源,增加了生產環節,擴大了就業機會,公司直接就業和間接就業的人員有2000人左右。
目前,新宇公司正與北京農大、北京工大、國家農業部規劃設計院合作,研究開發麥秸造紙所產生的中段水利用新項目。因新宇公司造紙采用的是亞銨法蒸煮工藝,這種工藝的麥秸造紙產生的中段廢水類似動物的糞尿。新項目研究的正是如何把這種中段廢水去污后,直接用于農田灌溉,作為農業用水的“新水源”。這樣既能節約大量水資源和肥料,生產出無公害農產品,還可以解決長期施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結問題,又可以實現污水的零排放,每噸紙100多元的治污費也不用交了,進一步擴大麥秸造紙的效益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