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紙里包不住火”還真有些靈驗:迄今為止恐怕是全世界最大的“林漿紙一體化工程”——金光集團APP在云南圈地2750萬畝“種林造紙”項目,連日來成為《北京青年報》、《南方周末》等媒體和綠色和平環保組織關注的焦點,其“荒山造林”的真相,也日漸清晰地呈現在公眾面前—— 自2002年8月起,金光集團APP和云南省政府簽訂了林漿紙一體化項目合作備忘錄。這份備忘錄其實具有合同效力,它使得金光集團APP迅速在文山、臨滄、 金光集團APP對外宣稱其承包的2750萬畝土地“全部是荒山”,實際上,規劃中的宜林荒山僅為500多萬畝,其余面積,非林地占22%,有林地(茂密森林)、灌木林等共約58%。換言之,金光集團APP要想完成其桉樹種植計劃,勢必要砍伐近1400多萬畝天然林、占用數百萬畝農田——在農田和森林受到嚴格保護的時下,這樣的動作的確是大手筆; 按照協議,紙漿林基地按“承包50年、每畝地40元”收取土地承包金,合每年每畝承包費0.8元,幾近“白送”。況且,許多與農民的協議是村負責人被迫代表村民簽署的,不光農民不愿意,就是簽字者也是叫苦連天、怨聲載道,以至于農民與公司的糾紛此起彼伏; 金光集團APP與思茅簽訂的林木協議轉讓價,每立方米思茅松僅為70元,而市場價為470元左右。金光僅此就可獲利100多億元——普天之下,到哪里找這樣的好買賣? 桉樹是一種典型的外來樹種,發生在巴西和海南的教訓已證明,大面積種植勢必引發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樣性銳減、小氣候變化等生態問題。故世界糧農組織曾“特別重申”:在沒有對社會、經濟狀況進行謹慎準確評估且均衡利弊的情況下,不應該大規模種植桉樹。要知道,在西雙版納種植了半個多世紀的橡膠林,也只有300萬畝,而且已對當地造成了不可逆轉的負面生態影響——種植近3000萬畝桉樹,真不知道創造的奇跡還是災難; 這一龐大的項目尚未得到國家林業局等部門的審批,金光集團APP就與思茅等地簽署協議,大刀闊斧地干上了:割草、砍樹、放火清山、種桉樹——“三光集團”(砍光、燒光、種光)的美譽即由此而來。 …… 根據綠色和平組織的調查,金光集團APP在進入中國之前,該公司的產品已遭到英、德、日、美、意國等多個國家公司的紛紛抵制…… 上述報道和調查已令人震驚。而以下疑云,更發人深省—— 金光集團APP,何以得到云南省政府的厚愛,在缺乏科學論證的情況下,置林業專家的堅決反對和林業部門的苦口婆心于不顧,一意孤行地簽下如此優厚的大單? 林漿紙一體化項目本屬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經濟行為,到了州縣何以竟成了非完成不可的“政治任務”? 金光集團APP究竟舉著什么人的“尚方寶劍”,敢置《森林法》、《環境影響評價法》等國家法令于不顧,無視農民的切身利益,肆無忌憚地實施“三光政策”? 該項目在云南實行了兩年,專家的置疑和觸目驚心的毀林事實在云南已經是公開的秘密,該省的媒體為何全都三緘其口,一言不發? 早在今年7月,《新聞周刊》、《中國青年報》就對此進行了披露,為何之后一片寂靜,直到半年后才有媒體跟進? 在國務院領導的指示下,國家有關部門派員到昆明調查時,該省原本持反對意見的權威專家,究竟接到了什么人的電話,或保持沉默,或違心地改口? …… 在中央領導大力倡導科學發展觀和民主科學決策,堅決捍衛農民權益的情勢下,在云南省居然發生了這樣的咄咄怪事,怎不令人可怖乃至心寒? 盡管險阻重重,綠色和平組織的調查結果不是也公布于眾了嗎?盡管金光集團APP狐假虎威,不是有浙江飯店業協會挺身而出,發出了抵制金光集團APP紙產品的倡議,并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了嗎? 據報道,國家林業局已就綠色和平組織針對金光集團APP的調查報告的真實性展開調查,并將在近期公布結果。讀者諸君在等待結果的同時,不是也可以“從我做起、保護環境”嗎?
|
|
|
|
|
|
熱點推薦
|
該公司打算從2005年1月1日開始把桉木漿價格提高30美元/噸的…
|
服務中心 |
|
歡迎投稿 |
 |
圖片新聞 |
 |
企業在上海國際標簽展覽會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