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針對中秋節、春節期間一些商品出現過度包裝的問題,國家有關部門已經從立法上對此進行約束。昨日,記者在采訪中國商業聯合會行業發展部的相關人士時了解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將于今年4月1日起施行,過度包裝的商品要進行回收。
過度包裝將有法可依
行業發展部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來自國家包裝協會的信息稱,4月1日開始執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對生產者實行了責任延伸制度,要求生產者對使用過的包裝物承擔回收利用或者處置的責任。
據介紹,該法規定,生產、銷售、進口依法被列入強制回收目錄包裝物的企業,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該包裝物進行回收,這意味著商品過度包裝將被叫停。
市場過度包裝依舊熱鬧
盡管有關過度包裝的法規執行就在眼前,但是記者在市場上采訪中了解到,沈城商場超市的過度包裝商品仍是熱鬧異常,各種各樣的酒類、保健品、食品包裝都呈現出“五光十色”的外表。
在沈陽一家商場里記者看到,商家將各種包裝精美的葡萄酒擺放在一起,并配上色光和豪華的布景。記者看到,幾乎每瓶葡萄酒的價格都在150元以上,有的甚至達到近千元,而一些價格高達幾萬元的白酒除了本身產品的品質因素外,包裝里另外加上了一些裝飾物也是重要原因。
執行過程中會比較困難
采訪中,省內一家酒類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商品過度包裝的問題目前市場上反映很集中,主要是那些饋贈親友或其他人士的禮品型商品,這些商品的外包裝實際上是在滿足當事雙方的虛榮心理。以沈陽市民常飲的白酒為例,一般中低檔的白酒很少有過度包裝的,而名牌白酒與普通酒如果只從制作成本和酒質上來比較差別并不大。但是因為名酒的品牌張力大,高附加值是其特征,因此經常從包裝上體現價值感,很多消費者最直觀的認識也是通過包裝區分。該負責人認為,包裝業目前普遍存在偏重于外觀、比較忽視科技含量等問題新法規的出臺將對廠家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
對于即將執行的法規,業內人士也提出,其執行也存在如何界定過度包裝以及消費觀念如何轉變的問題,因此,可能會存在執行難的狀況。
首席記者 陳琦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