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日前,包括我省4家造紙企業在內的一共16家造紙企業被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終裁為傾銷。在高達112.64%的終裁稅率面前,福州輕工業進出口公司表示將調整出口國,而福建鐃山紙業表示保留上訴權利。
據悉,此次被終裁的紙業制品包括棉紙和縐紙兩大類。在采訪過程中,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之所以會造成如此高稅率的終裁,和行業內部的一些公司態度有關。同樣作為被初裁為傾銷的受害者,國內的某些公司在美國商務部在審核和終裁過程中,向美國商務部提供了一些對整個行業有害的證據,而美方根據“最不利證據”這一原則,對所有被裁決的公司使用了112.64%的最終均裁。
在這一結果下,記者所采訪的兩家我省公司也有不同的應對方針。福州輕工業進出口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將調整出口國,將把在美國被裁定為傾銷的產品輸往其他的貿易市場。福建鐃山紙業集團有限公司反傾銷辦公室何主任則聲稱,保留對美國商務部上訴的權利,但沒有明確回答是否在30天期限內上訴至美國國際貿易法院。原因很簡單,無論結果如何,一旦上訴,就要面對數額龐大的費用和一個漫長的過程。
針對此事,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楊益生強調,國內應該盡早形成誠信度較高的企業中介,通過中介聯結各個企業。企業之間也要著重于整體利益,避免出現短視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