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段時間社會上和有關媒體就海南金海漿紙廠大搞漿紙林的種植工程的質疑。海南省政府以及有關部門3月23日召開“海南省林漿紙一體化項目”新聞發布會,出面澄清并作出解釋。
據京城某媒體報道,海南在大面積營造紙漿林的壓力下,毀林現象在一些地方頻頻出現。并對金光集團在海南的造林計劃多有質疑。在發布會上,包括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在內的駐瓊媒體和多家海南本地媒體的記者也就他們關心的問題向省政府和有關部門提問。其中,對關于金光集團旗下的海南金海漿紙廠在海南大搞漿紙林種植工程的過程中大量種植桉木的事實到底對海南的生態環境有無影響提問最多。
對這些猜測和議論,海南省政府和海南省林業局在今天的發布會上作出了解釋。省政府和林業部門認為,關于桉木林會分泌化學毒素,能導致生態嚴重失衡、土地退化,甚至會出現地上不長草,樹上沒飛鳥的可怕景象一說,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在發布會上回答記者提問的官員和專家均認為,金海漿紙廠大量種植桉木林完全合乎生態環保標準,是經過了眾多專家嚴格的論證。桉木林絕對不會像社會上所說的那樣,分泌出化學毒素,導致生態失衡,這是社會上的一種誤解。至今,海南省政府和林業部門還沒有收到相關問題的詳細的、科學的材料反映。相反,種植桉木林會增加海南省的森林覆蓋率,增強生態環境,促進海南的林業生產。
但是,發布會現場仍然沒有能夠提供種植桉木林不會造成污染的有力的科學依據。
據稱,海南省于1997年開始引進“林漿紙一體化”項目,旨在打破過去林紙分離的傳統管理模式,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造紙企業為主體、通過資本紐帶和經濟利益將制漿造紙企業與營造造紙基地有機結合起來,建設造紙企業和原料林基地,形成以紙養林、以林促紙、林紙結合的產業化新格局,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按要求,海南省從1999年起在全省范圍內實施350萬畝漿紙林種植計劃,漿紙林主要以馬占相思、桉樹、加勒比松為主,年產木材300萬立方米。目前,金光集團已經在海南種植了97萬畝的漿紙林。
發布會上,海南省有關部門一再強調,“林漿紙一體化”項目的決策和實施過程是依法進行的。海南省政府副秘書長周公卒介紹,1997年3月,國家環保總局審查批準了該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指出:“該項目擬采用國際先進水平的生產工藝技術和設備,符合海南總體規劃”,“在采取各項環保對策措施,污染物排放達到規定標準的前提下,從環境保護角度考慮,該項目建設是可行的”。 海南省國土與環境資源廳有關負責人說,建在洋浦的海南金海漿紙廠項目采用國際先進水平的生產工藝技術和設備,其廢水的指標將大大低于國家規定的標準,其廢水甚至可以養魚。同時,采取2公里長的深海排放,可有效避免污染。
在回答中央電臺記者關于砍伐公路林的問題時,海南省林業廳廳長朱選成表示,公路林的建設完全是按照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全國綠色通道建設的通知》精神實施的,有科學的規劃設計,并且是嚴格按照法律程序和造林技術規范來進行的。從今年起,海南借鑒廣東省湛江市的經驗,發動和吸引社會各界參與公路林建設,成效顯著。他說,海南現有的公路林大部分是20世紀60年代種植的,已進入過熟期,需要有計劃地進行更新改造。
朱選成還說,在全力管好海南省近1000萬畝生態公益林基礎上,海南省林業局日前出臺加快發展漿紙林的系列措施:在全國率先大幅度下調育林基金至5%;非林業用地造商品林不改變用地性質,恢復原土地用途時無需林業主管部門辦理變更手續;放寬林木采伐批準條件等。朱選成說,雖然下調育林基金后林業部門會大幅減少收入,簡化林木采伐批準條件也削減了林業部門的“權”,但是農民種樹能發財,有利于動員和激勵群眾和社會各界積極投資營造漿紙林,加快林漿紙一體化產業建設步伐,進一步改善林業產業結構,促進生態省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