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石油大學(華東)了解到,該校在已開發出第一代、第二代地膜的基礎上,近日又開發成功以造紙黑液為原料的第三代地膜。該新產品的問世,將為我國實施節水和生態農業,開展沙漠化治理和污染治理提供新的途徑。
據介紹,第一代多功能黑色可降解膜是石油大學(華東)從1994年起開發的一項渣油改性及綜合利用技術。這一具有國家發明專利的產品在多種農作物中開展了多用途試驗,均收到了明顯的增濕、保墑、增產以及改善土壤環境的效果。但由于其原料來源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時成本較高及“瀝青有毒”的觀念在相當程度上阻礙了它的推廣。
針對第一代地膜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該課題組在原有液態地膜的基礎上加緊科技攻關,開發出以農作物秸稈、樹皮和葉片為原料的第二代多功能可降解黑色液態地膜。第二代地膜具有環保、高效、原料易得的優點,但仍需進一步降低成本。
于是,石油大學(華東)又在此基礎上以造紙黑液為原料,經化學改質和添加其它添加劑以及輔料,開發成功價格更低廉、原材料來源更廣、降解性更徹底的第三代多功能可降解黑色液態地膜。第三代地膜的使用成本約為2~4μm超薄聚乙烯塑料地膜的1/4,是第二代地膜的1/2。
目前,第三代地膜已完成實驗室階段的研究開發,正在進行農業示范應用。該技術的開發成功為農業秸稈資源的合理利用、造紙污染治理、農業白色污染治理等提供了得力手段,有望徹底消除塑料農膜造成的白色污染。(李宏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