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泰股份新聞紙產能將擴至80萬噸屆時將占到全國新聞紙市場三分之一份額
日前在華泰股份(600308)2004年度股東大會上,公司董事長李建華表示,公司40萬噸高級彩色膠印新聞紙生產線預計11月份可以達產,屆時新聞紙總產能將達80萬噸,占到全國新聞紙市場三分之一份額。
據介紹,該項目總投資約為19.29億元人民幣,設計幅寬10.20米,設計車速每分鐘可達2000米,建設規模為全球排名第二。該條生產線投產后,公司將年新增造紙能力4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22億元,利潤2.8億元,完全具備與國際紙業巨頭相抗衡的實力。排名第一的是比利時斯道拉?恩索集團的另一條生產線。
談到新聞紙下半年的價格走勢,李建華認為,鑒于供給的增加,新聞紙價格可能會下調,但與同類公司相比,華泰設備先進、管理嚴格、機制靈活、成本控制好,新聞紙噸紙成本約3000元,是新聞紙行業中競爭力最強的企業,公司規模效應的顯現及需求量動態自然增長仍將使公司整體利潤增長。
公司獨董、中國造紙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趙偉認為,相對于芬蘭70公斤/人和美國20公斤/人的新聞紙消費量,中國目前人均2公斤的新聞紙消費水平仍比較低,長期看中國潛力比較大;另外隨著媒體的發展,報業已改變原零庫存策略,有增加庫存抵御風險的需求,他估算約20萬噸用來填補庫存。
除了40萬噸新聞紙項目外,華泰股份公司本部的18.7萬噸輕膠紙項目、林紙一體化項目、東營華泰清河實業有限公司項目和與芬蘭斯道拉恩索合資項目正如期實施。據介紹,美國國際紙業、芬蘭美卓集團等跨國公司先后來公司考察合作項目;清河項目五?一已經正式投產,產銷率達95.6%;與芬蘭斯道拉恩索合資SC紙和紙管加工廠項目進展順利;控股子公司日照華建的重組項目今年年底將徹底扭虧為盈;林紙一體化項目已經初見成效,已經完成10多萬噸木漿的產能和約35萬畝的林基地及150萬方的水庫。
造紙行業是資金密集型產業,華泰同時進行如此眾多項目是否面臨資金壓力?李建華說,除了公司自有資金外,工行已經承諾35億元貸款,其他銀行也有合作意向。李建華對發展大環境持樂觀態度--興廣鐵路線下半年開始動工、淄河引水工程及環渤海高速建設等。他還透露,公司正在與泰國的一家公司進行洽談,可能利用他們現有林基地,徹底解決原料之憂。
對于目前市場高度關注的股權分置改革,會上多家基金也紛紛發問,李建華表示,將積極投入尋求各方都滿意的方案。而機構投資者也表示不會漫天要價,將理性對待股權分置改革,實現共贏。
華泰紙業目前收盤價10.03元,跌0.40%。(趙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