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位于南平市區濱江路177號的72戶居民為保護青山碧水的家園操碎了心:一座年產18000噸灰板紙的小紙機企業在距居民區約30米處的沿江空地上投建,將嚴重影響周邊居民的生活環境及生活質量。6月28日在接到居民投訴后,趕赴南平進行調查。
小紙廠業已停工
站在6樓住戶潘先生家的陽臺俯瞰,略具雛形的小紙機企業工地躍入眼簾。一位陳姓大姐介紹說,今年年初,施工人員開始進駐工地,因為距離居民區太近,樓里的住戶便四處打聽,很快就傳來消息說這里要建一座小紙機企業,利用南紙的脫墨漿廢渣生產灰板紙。
這個消息讓所有住戶都憂心忡忡。濱江路177號是南紙股份有限公司蓋的集資房,居民多為長年從事造紙業的職工,他們十分明白這座小紙機企業將怎樣影響他們的生活:燃煤鍋爐和煙囪排放出的煙塵和二氧化硫嚴重影響生活環境,損害居民的身體健康;生產設備發出的機械噪音不僅影響人的聽力,而且將導致高血壓、心臟病等各種疾病;取材于脫墨漿廢渣的原料不僅惡臭難聞,且含有大量的汞,對人體的呼吸、消化等器官造成嚴重危害。

西寶紙業工地鳥瞰
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無奈地說,自己把一輩子的積蓄都花在了這套房子上。如果工廠建成,其他先不說,單是高達30多米的煙囪直接對著他們這座樓排放煙塵,他哪還能平靜地生活!
4月21日,居民們聯名向南平市環保局、市規劃局、市人大、市信訪辦等提交了《要求阻止在市區濱江北路建造小紙廠的報告》。由于該廠建設未進行任何審批,有關部門很快作出回應,對該企業下發了停止施工建設的通知,責令其補辦各種審批手續。
有關部門如是說
據悉,南紙在制漿造紙生產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廢渣,目前這些廢渣尚未找到有效的處理、處置辦法,只是采取簡單的填埋或堆放。西寶紙業的灰紙板項目正是將南紙在造紙過程中產生的脫墨漿廢渣進行綜合利用,生產灰板紙。項目建成后,每年生產灰板紙18000噸,年產值近千萬元。就西寶紙業灰紙板項目的審批情況,走訪了南平市規劃局及環保局。市規劃局副局長翁薛金說,西寶紙業的灰板紙項目迄今未向該局申請報批過。從規劃角度考量,該企業無法通過審批。隨后,他派人拿來了2001年11月通過的《南平市黃墩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發現該規劃明確規定水東橋至安豐橋的沿江西岸均為公共綠地。
據了解,南平市人大常委會于2003年9月通過了《南平市城市規劃管理規定(修訂)》。該規定第16條明確規定:“新區開發和舊區改建必須嚴格保護閩江、西溪、建溪一帶的風貌。南平市城區從西溪沙溪口電站、建溪常坑高速公路出入口以下到閩江大洲下游1000米的沿溪沿江兩岸道路外側均作為城市防洪工程和園林綠化公共用地,嚴禁在上述用地范圍內建設與之無關的建筑物、構筑物”。
市環保局副局長劉德明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西寶紙業的灰紙板項目目前尚未完成環境影響評價,因此現在斷言該項目能建或不能建都為時過早。面對“該項目違背市里的控制性詳規,有無必要再搞環評”的疑問,劉副局長說,環評是針對項目的環保可行性而言,任何企業都有權利提出環評委托,環評部門沒有理由拒絕。
隨后找了南平市環境科學研究所,所長林茂說,西寶紙業已將相關材料送到所里,但尚未簽訂環評委托書。西寶紙業的環評目前尚處于準備階段,之所以不能全面啟動,主要是由于該企業未能提供規劃局的項目選址建議書,所里曾多次催促,該企業負責人均以各種理由拖延。
林所長說,從西寶紙業已提供的項目建設資料看,確實存在廢氣及噪音污染可能。但若能采取得力措施,污染應該能夠解決。林所長同時承認,按照國家規定,企業利用脫墨漿廢渣進行生產,要有相應的資質許可,目前,西寶紙業還不具備這種資質。
居民仍心存疑慮
目前,西寶紙業已暫停建設,市人大、市規劃局明確表示不支持該項目的建設,但居民們的擔心并未減少。原因有二:
其一,西寶紙業的建設用地是向南紙租賃的。南紙對西寶紙業的建設持贊成態度,南紙于6月7日向南平市政府提交了《關于南平西寶紙業有限公司灰板紙項目建設的建議》,南紙認為:“該項目的建設,不僅妥善解決了南紙廢渣的有效處置,同時還降低了南紙污水處理場的初始污水濃度,減輕了處理負荷,提高了處理效果,降低了處理成本,對提高南紙的環保水平,改善閩江的水環境質量均有顯著作用”,建議“市政府能關注該項目,并幫助協調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有關問題,促其早日建成投產”。
其二,西寶紙業是南平市環保局與市總工會合作引進的投資項目。基于這一背景,市環保局能否客觀公正處理相關事宜,居民們心存疑慮。
近年來,南平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反復強調要“突破工業”、“突出工業”。面對一個投資上千萬元的新項目,以及該項目建成后可能對周邊環境、居民生活造成的負面影響,南平市將會做出怎樣的選擇?本報將繼續予以關注。 (王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