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益陽市2004--2020年產業發展規劃》中確定的重點培育的六大支柱產業中,我認為,造紙產業前景應該最為廣闊。可以說,林紙產業強大之日,就是益陽經濟騰飛之時。”作為市林業局總工程師,楊立華說這番話或許有點感情色彩在里面,但他隨后的分析,是完全的理性思考。
“益陽市委、市政府大力發展楊樹的決策,是十分英明的。因為中國高檔紙的木漿大量靠進口,國家在產業發展規劃中提出,十一個五年計劃中,將擴建林紙基地7500萬畝,使國產木漿的比重由6%提高到15%。無論從國家產業政策還是從市場前景看,這兩年,益陽每年種植100萬畝楊樹是一個很有前瞻性的舉措。目前,中國人均耗紙只有美國的十分之一,且中國木漿70%靠進口,可見林紙產業的市場空間何等巨大!到今年春季止,益陽已實際擁有楊樹面積230萬畝,已有兩家戰略投資商在益陽進行林漿紙一體化和林板材一體化的大動作,這些大動作一旦完成,將新增近70億元的工業產值。將來有一天,全市300萬畝楊樹全部成材,走完它整個的產業鏈,每年就可創造稅收近10億元,湖區農民人平每年可從楊樹產業中獲得1000元的收入。”
“把林紙和葦紙產業列為重點培養的支柱產業,這是益陽決策的一大歷史性貢獻。據林業環保等部門專家測算,僅300萬畝楊樹要帶來的生態效益就達259億元,經濟效益也是明顯的。”楊立華說,“資源不受制于人,這是益陽造紙與建材這兩大支柱產業能夠迅速壯大的一個先天優勢。益陽國土面積有一半是林業用地,其中楠竹與楊樹占有別人無法相比的資源優勢。有市場潛力,有資源優勢,有龍頭企業,益陽板材業與造紙業發展步伐一定會勢不可擋!”
楊立華認為,林紙產業一定會是益陽市第一大支柱產業,林漿紙一體化和林板材一體化工程建設,將是振興益陽經濟的一個突破口。促進這兩個產業發展,目前的關鍵在于人。
一是各級領導一定要按照蔣作斌書記的要求,把它當作“一把手工程”來抓。
二是各級各部門和全市上下要為這個產業發展鋪路開道,千萬不能設阻攔路,設阻就是斷自己的財路。一定要為產業發展打造良好的人文環境,形成強大合力來促推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