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記者陪同從國內來的朋友在柏林購物,他在“鱷魚”專賣店買了幾件名牌T恤衫。售貨員用一個白紙袋將幾件T恤裝起來交給他。朋友要求商場提供鱷魚專用包裝,但售貨員卻說,他們很久不使用那種包裝了。這位朋友還想買些德國特產帶回家送人,但轉了幾家商店都不滿意。他認為,德國的東西很好,但包裝太一般,回國無法當禮
物送人。
德國10年前開始倡導商品的“無包裝”和“簡單包裝”,強調包裝要無害于生態環境、人體健康并可循環利用或再生,從而節約資源和能源。根據德國包裝法規定,凡包裝體積明顯超過商品本身的10%以及包裝費用明顯超出商品的30%,就應判定為侵害消費者權益的“商業欺詐”。有關部門還經常對市場上的商品包裝進行檢查,對精簡的包裝予以獎勵,對過度包裝的商品予以罰款。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綠色消費在德國已經蔚然成風。老百姓對要購買的商品除了要看質量好壞,還注重選擇少用包裝、加工比較簡單的產品;講究生態效益,選擇對環境污染少,對生態有利的產品;選擇不嚴重剝削勞工,不侵犯當地居民生存權,不進行不道德動物試驗的產品;選擇不含或少含有害化學成分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