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貴州省印刷業的發展,取得了顯著的進步,為三個文明建設做出了貢獻。隨著形勢的發展,尤其是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印刷業還不能滿足實際需要。經過幾次對印刷業的清理整頓和專項治理,印刷業的監督管理工作進一步規范,印刷業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
一、貴州省印刷業的現狀
貴州省現有印刷企業699家,其中出版物印刷企業87家,出版物專項印刷企業116家,包裝裝潢印刷企業76家(不含出版物印刷企業、出版物專項印刷企業兼包裝裝潢印刷企業),其他印刷品印刷企業420家。
從企業類型來看,在699家印刷企業中國有企業110家,占全省印刷企業的15.7%;集體企業198家,占全省印刷企業的28.3%;有限責任公司 129家,占全省印刷企業的18.5%;個體印刷企業154家,占全省印刷企業的22%;私營企業97家,占全省印刷企業的13.9%;股份有限公司6 家,占全省印刷企業的0.9%;中外合資印刷企業1家,占全省印刷企業的0.1%;合伙企業1家,占全省印刷企業的0.1%;其他企業3家,占全省印刷企業的0.4%。
貴州省印刷企業分布在省內各市、州、地、縣,主要的大型印刷企業,基本上集中在省會城市貴陽。貴州省印刷業的總資產為19.6億元,產值11.18億元,從業人員17484人。
在全省699家印刷企業中,固定資產上千萬元的企業有30家,約占全省印刷企業總數的4.3%左右,固定資產上百萬元的企業有130家,約占全省印刷企業的18.6%左右,100萬元以下的企業有539家,占全省印刷企業的77%。
貴州省印刷業實行分級管理,出版物印刷企業,外商投資印刷企業由省新聞出版局管理;出版物專項印刷企業、包裝裝潢印刷企業和其他印刷品印刷企業(含復印、打印企業)由省內各市、州、地新聞出版局管理。
公安、工商部門按照《印刷業管理條例》的規定,在印刷業的監督管理工作中,實施本部門的工作職責。
在“十五”規劃中,貴州省新聞出版局根據新聞出版總署有關精神,結合全省實際情況制定了《貴州省印刷業“十五”后三年總量、結構、布局宏觀調控指導意見》下發到省內各市、州、地新聞出版局,并在工作中貫徹執行。
按照貴州省印刷業工作目標,到2005年底,通過進一步“優化結構、合理布局、提高質量、規范經營”,初步在省內形成一個競爭有序、調控有力、規范科學、增效明顯的印刷業新格局。
近幾年來全省印刷業年檢工作的統計結果表明,印刷業優勝劣汰的機制在貴州省已經逐步形成,全省盲目建廠的情況得到了控制,貴州印刷業初步進入良性發展的階段,這是通過治理整頓,進一步規范管理和貫徹執行總署印刷業“十五”后三年總量、結構、布局宏觀調控指導意見的結果。
二、印刷業在加快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印刷企業規模小,設備技術落后,經濟實力不強,發展后勁不足;
2.印刷業從業人員素質不高,基礎管理水平差,和現實發展的要求差距較大;
3.高檔書刊和包裝裝潢印刷品外流嚴重,影響全省印刷業的發展。
貴州省地處西南邊陲,在全國屬經濟欠發達地區,貴州的印刷業治理整頓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由于歸口管理的時間不長,部分印刷企業的法治觀念淡薄,還要繼續加強印刷業的治理整頓工作和監督管理。
貴州省印刷業在發展中存在很多問題,要加快全省印刷業的發展,需要國家在政策上給予幫助和扶持。
1.建議國家對貧困地區的印刷業在經濟上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例如,將貧困地區印刷業的增值稅部分或全部返回印刷企業;用于企業的設備技術更新,或降低增值稅率和其他稅率,減輕企業的負擔,加快印刷業的發展。
2.對貧困地區印刷業的設備更新的貸款,實行低息或無息,支持印刷企業的技改上作。
在加強印刷業監管方面,貴州省局印刷處和省內市、州、地新聞出版局保持密切聯系,互通信息,每年都到部分市、州、地檢查工作情況,遇到問題及時處理。貴州省新聞出版局根據《印刷業管理條例》和總署有關文件精神,制定了《貴州省印刷業管理、審批、辦證工作程序》,規范了全省印刷業的管理工作。
今后,要注意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1.以黨的十六屆三中個會精神為指針,引導企業的體制改革走多元化發展的道路,貴州新華印刷廠在局的支持下,準備在廠內進行股份制的試點,從中摸索經驗,以利今后進一步深化企業的改革工作,全省印刷業已形成多種所有制經濟成份并存的局面,但規模普遍很小,1000萬元以上產值的印刷企業只占總數的4.3%,80%以上是中小企業,要抓企業的結構調整,促進印刷企業以資本為紐帶,采取兼并、聯合、控股等形式進行資產重組,建立印刷股份公司,模式是多樣的,目的是促進企業做大、做強,從目前粗放型向集約化經營發展。
2.推動條件較好的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一些印刷企業的技術設備還是比較先進的,但生產率還是比較低,產品質量不高,究其原因,主要還是管理水平問題。因此,要積極探索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途徑,提高印刷企業的管理水平。
3.繼續推動印刷企業的技術進步,鼓勵企業立足市場需要,適應印刷業向“多品種、少印量、高質量、短周期”的發展需要。同時引導中小企業,根據自身的特點,走“小而精”、“小而強”,廠小技術先進的發展道路,使各種規模、檔次、特色的印刷企業并存和互補,在省內形成層次分明,檔次拉開,特色相間,優勢互補的格局。
4.加強人才培養。貴州省印刷業整體素質不高,缺乏人才,尤其是高級管理人才,未來市場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要全面提高我省印刷業的整體素質,要造就一批懂管理、善經營、掌握現代印刷科學技術的印刷專業人才隊伍,印刷業才能興旺發達起來。
三、努力推進印刷業在新世紀中的發展
1.貴州印刷業資源豐富。
貴州省經濟文化相對全國來說是落后的,但仔細考察一下和印刷業有關的產業,可以看到,貴州印刷業的資源,還是很豐富的。首先,省內的卷煙、酒,在全國就占有一席之地。煙、酒產業中涉及到包裝裝潢印刷品的產值,份額很大,地理氣候條例很適合種植茶葉,茶葉的加工發展也很迅速,種植面積和銷售收入逐年遞增,給印刷業的發展帶來廠商機,上述三個產業所含印刷產值超過10億元。貴州是我國的四大中藥材基地之一,民族藥業,獨具特色,現已查明的藥用植物有3300多種,種類占全國70%以上,全省現有制藥企業180多家,2004年制藥業產值已達60億元以上,還有貴州旅游業近年來蓬勃發展,由世界旅游行業利用世界銀行資金編制的《貴州省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已經出臺,旅游業將成為貴州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民族藥業所需要的藥盒包裝,旅游業中地方特色產品的包裝、風景名勝、古跡圖片的印刷,將有力地拉動省內包裝印刷業的發展。
2.印刷企業要不斷提高管理水平,以優質的服務和質量,努力開拓貴州省印刷市場。
貴州印刷資源豐富,但長期以來資源大量外流,尤其是包裝裝潢印刷產品。改革開放20年以來,貴州印刷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不僅擁有四色膠印機,八色膠印輪轉機,還擁有先進的彩色桌面制版系統和國際上先進的七色凹印生產線,能承印各類精美的畫冊、書刊,包裝裝潢印刷品。印刷產品資源的大量外流,對整個省印刷業的發展非常不利,也影響了地方稅利的收入,因此,印刷企業要加強自身的改造,提高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努力走質量效益型發展的道路,以優質的服務和質量,奮力開拓貴州省的印刷市場,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自身的存在和發展。
貴州省印刷業的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還是落后于全國發展的水平,如果不努力迎頭趕上,差距會越來越大,要積極走出一條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進步為支撐的并符合貴州省實際的發展道路。信息技術的發展,給印刷業帶來了挑戰,但同時也是印刷業發展的一個機遇。印前數字、網格化已經成為現實,印刷數字、網絡化的時代已經到來,從世界印刷業的發展來看,這些先進技術,在發達國家,已經更加成熟。貴州省印刷業要關注世界和國內印刷技術信息,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改造本省的落后狀況,努力實現印刷業的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