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隨著年生產能力6.9萬噸的孟州市金駝紙廠化學制漿生產線的關閉,今年,我市又有7家造紙企業的化學制漿造紙生產線被關閉。這是我市繼在全省率先關閉了年產1萬噸以下規模所有造紙企業和年產3.4萬噸以下規模化學制漿生產線之后,又在全省首家對所有不能上馬堿回收設施的化學制漿造紙生產線實施關閉。
據了解,截至目前,我市保留的化學制漿造紙企業僅剩下武陟縣西滑封造紙廠和博愛縣東方實業公司。西滑封造紙廠的堿回收工程已經建成,東方實業公司的堿回收工程正在建設。除這兩家企業外,我市所有造紙企業(共54家)均改為商品漿或廢紙造紙。這標志著我市造紙行業的結構調整已經到位。
造紙業是我市的傳統優勢產業。在鼎盛時期,小造紙企業遍布全市,在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同時,對水環境造成嚴重污染,使得我市一度成為全省水污染防治的重點地區。
2002年以來,我市強制對造紙行業進行結構調整,先后出臺了《焦作市“十五”環境污染綜合整治方案》等多個污染治理方案,實施大規模環境污染綜合整治。截至目前,全市共關閉年生產能力2萬噸以下造紙企業89家;對不能上馬堿回收工程的化學制漿生產線不論規模大小全部關閉,共關閉化學制漿生產線40條。全市造紙行業化學需氧量(COD)排放量由2001年的4.05萬噸減至2004年的2.7萬噸,削減了33%;今年通過關閉7家造紙企業的化學制漿生產線又削減了化學需氧量排放量7800噸。
造紙業的結構調整帶來了我市水環境質量的不斷提高:4個省控出境河流斷面水質平均達標率2002年為38.7%,2003年提高到53.1%,2004年提高到了87%,今年1~9月份,我市出境河流斷面水質達標率平均達到了89.8%。
小造紙企業的關閉,為低污染、易治理、高附加值的大造紙項目上馬騰出了環境容量。目前,總投資60億元、年產60萬噸高檔印刷紙的瑞豐紙業有限公司林紙一體化項目一期工程已經建成調試;以商品漿為原料,年產4萬噸無碳復寫紙的江河紙業公司已經建成投產;西滑封造紙廠投資1.2億元建設的堿回收工程和填平補齊5萬噸項目,不僅能有效解決造紙黑液污染問題,也將使企業的規模得到擴大。
通過關小促大,我市造紙業實現了由單一以麥草為原料向以廢紙、商品漿、木材為原料轉變,以化學制漿工藝為主向以非化學制漿工藝為主轉變,產品也由原來的低檔黃板紙、瓦楞紙向高檔無碳復寫紙、印刷紙、包裝紙、文化紙轉變。
作者:劉棟 崔寬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