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寧夏衛生部門對一次性使用生產用紙進行了量化分級管理,并將餐桌用紙納入食品衛生監督管理工作中。那么,非餐飲用紙是否還在餐飲環節使用呢?日前對此進行了調查。結果是,調查對象中九成中小餐館使用的仍然是非餐飲用紙。
到餐館吃飯,幾乎每位就餐者都會讓服務員拿來幾張餐巾紙,用完餐,拿起餐巾紙就擦嘴;還有的消費者在吃飯前總要用餐巾紙擦餐具,認為這樣很衛生。可稍一留心,有些消費者心中不免嘀咕:這些看上去質量很一般的餐巾紙隨意擺放在油乎乎的餐桌上,沒有任何防護措施,到底安不安全?在銀川市區的一家小吃店里,看到餐桌上粗糙的無包裝卷紙便問其來源。店老板說,店里用紙量大,通常去批發市場批發,有時也有人送貨上門。
拿起餐桌上的餐巾紙擦手,手上留下了餐巾紙上的小毛毛和渣子。在一家咖啡廳內看到,“錢夾紙”的包裝上,滿是酒店名稱、地址、電話、經營項目等廣告,而找不到餐巾紙生產企業的名稱、地址、執行標準、產品等級、生產日期、有效期等標識。
對走訪的銀川市興慶區新華東街附近22家餐飲業進行統計發現,只有仙鶴樓、老北京家常菜、百斯特西餐咖啡廳3家較大餐飲企業和“仙鶴水餃”一家中小餐飲業在使用餐飲用紙,但因不同需求,這4家店中又有2家店備有兩種紙,一種是可上餐桌的抽紙或“錢夾紙”,一種是非餐飲用的草漿三色面巾紙。另外,絕大部分規模較小的小餐館、麻辣燙店等均使用非餐飲用紙。其中10家使用寧夏美潔紙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美潔牌草漿三色面巾紙以及雪杉牌實心20卷包裝的卷紙,這些紙都不是《寧夏回族自治區一次性使用生活用紙量化分級管理級別公告》中的餐飲用紙。還有8家使用的是其他企業生產的甚至是“三無”的非餐飲用紙。
作者:李瑞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