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拉特前旗4月15日電(記者 湯計、劉軍)據內蒙古自治區烏拉特前旗旗委書記賈英祥介紹,政府決定15日開始先用大型抽水機將造紙廠污水暫存池外泄的污水抽到三湖河里,再從三湖河抽回污水暫存池。
烏拉特前旗污水暫存池里的1000余萬立方污水,在4月11日決口淹沒了烏拉山鎮蓿荄村、民生村、三湖村的9個社(隊)。記者在現場看到,決口下泄的污水眼下被圍堵在十幾平方公里的田野和村舍里,黑油油的水波散發著刺鼻的氣味。一位老農民望著被污水淹沒的家園愁苦地說:“往后的日子可咋辦哩!”
賈英祥說,旗里兩大造紙企業已經停產,下泄的污水沒出路,只有重新吸回污水暫存池。有關人員分析,每天能抽回下泄污水20萬至30萬立方,一周時間可將大部分污水抽回暫存池。
當地環保部門的工作人員正在監測地下水。巴彥淖爾市環保局副局長劉挨金說:“從前兩天的情況看,污水還未滲透污染到十幾米深的地下水源,再過幾天就不好說了。污水對土壤的污染情況,環保部門還無法檢測,只能等到污水退后再做評估。”
烏拉特前旗的污水暫存池周長24公里,污決口下泄前的池水平均深度約3米。記者在污水池堤壩上看到,現在污水池里基本上沒有多少污水了。污水池的堤壩已被水浪沖擊得很破敗了,特別是黃河防洪大壩(污水池的南堤,是加厚了的黃河防洪大壩)已經被污水池的水浪沖擊成險堤,薄弱的壩段不足1.5米。人們擔心將污水抽會這么大面積的一個污水暫存池,仍然存在隱患。
2004年6月,由于前旗的造紙企業污水排放不達標與包頭發生水源污染糾紛,國家環保總局責令前旗地區企業對黃河實行污水零排放。賈英祥介紹,污水池起用半年時間,到2005年12月末,污水池蓄水就達到了警戒線,政府通知企業停止生產和排放廢水。但據記者了解,直到今年2月,排污水最多的塞外星紙業還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