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關統計,2005年我國累計進口廢紙1704萬噸,價值24.6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38.4%和42.3%。其主要特點有:
(1)一般貿易進口占8成以上。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廢紙1391萬噸,同比增長33.6%,占廢紙進口總量的81.6%。式會(2)主要自美國、歐盟和日本進口。分別自美國、歐盟和日本進口廢紙746.9萬噸、436.7萬噸和306.3萬噸,同比分別增長25.5%、74.7%和63.8%,合計占廢紙進口總量的87.4%。式會(3)主要為外商投資企業進口,民營企業進口比重超過國有企業。外商投資企業進口廢紙951.5萬噸,同比增長49%,占進口總量的55.8%;民營企業430.9萬噸,同比增長49.6%,占進口總量的25.3%,高于國企進口比重4.1個百分點。
四是進口均價小幅上揚。廢紙進口均價為144.2美元/ 噸,與2004年的140.3美元/噸相比,漲幅為2.8%。
專家提示,盡管我國大量進口廢紙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國內造紙業的原料需求,但環保隱患值得關注,處理不善將不利于國內循環經濟的發展,主要表現在:
一是“洋垃圾”對國內環保構成威脅。事實上,在進口廢紙中時常夾帶一些廢舊生活垃圾,發現及時的能被拒之國門之外,而發現不及時的則流入境內,直接加大國內環境保護壓力。
是不利于國內廢紙回收體制的完善。由于國外有充足的廢紙供應,企業容易忽視國內廢紙資源,從而進一步弱化國內廢紙回收體制,導致國內廢紙回收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進一步拉大,也不利于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