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造紙行業上市公司頻繁重組
目前為止,造紙行業共有17家上市公司,近幾年其中已有7家進行了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資產重組,占總數的41%,其中華亞包裝、紅星宣紙、大理造紙3家通過資產重組,完全改變了主營業務方向,公司名稱也相應地作了變更;佳紙股份、長江包裝的重組仍在進行中;而青山紙業與山東晨鳴是主動進行資產重組,以擴大經營規模或向其他行業滲透進行多元化經營。
二、紙業上市公司資產重組情況
金融街:原華亞包裝,重慶華亞現代紙業股份有限公司是經中國包裝總公司批準,以華西包裝集團公司為唯一發起人,在對其下屬全資國有企業重慶華亞現代紙業有限責任公司進行整體改組基礎上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華亞現代紙業有限責任公司的前身是紅旗紙箱總廠,1994年10月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并實現向股份制企業過渡,改組為重慶華亞現代紙業有限責任公司。1996年4月,經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批準,將重慶華亞現代紙業有限責任公司截止1995年9月30日經評估并確認的凈資產4869.15萬元,折為國有法人股4869.15萬元,同時向社會公眾募集3000萬股。華亞紙業主營紙箱和紙板,1996年上市后經濟效益一直不好,經營比較困難。
1999年12月,北京金融街建設集團公司通過受讓華西包裝集團公司持有的華亞紙業4869.15萬股國有法人股(占總股本的61.88%),成為第一大股東。其后,經過整體資產置換,將公司的主營業務變更為房地產開發、物業租賃與管理。
海螺型材:原紅星宣紙,紅星宣紙的主營業務為宣紙生產與銷售,由于宣紙生產采用手工制作,人員負擔較重,另外,由于宣紙生產的行業特殊性的制約,市場空間有限,致使本公司因缺少合適的投資項目而無法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紅星宣紙1996年、1997年和1998年,年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9%、7%、6.28%,呈逐年下降趨勢,因此進行資產重組勢在必行。2000年3月安徽海螺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受讓紅星宣紙國有法人股3825萬股,占安徽紅星宣紙股份有限公司總股本的51%,成為紅星宣紙的第一大股東。此后,紅星宣紙收購了蕪湖海螺塑料型材有限責任公司股權,同時向安徽宣紙集團公司出讓宣紙廠全部資產,完成了資產置換,變更了主業。海螺型材自1995年投產以來,產品一直供不應求,為此海螺型材分別在1997年、1998年、1999年先后三次擴建,產能分別由建廠的5000噸提高到1.2萬噸、3萬噸和10萬噸,目前海螺型材共有72條擠出生產線。海螺型材目前是我國最大的化學建材生產廠家之一。
海螺型材主要產品為50系列、60系列、77系列、85系列、88系列、95系列塑料門窗異型材,引進的160多套模具可生產各種高級異型材和雙色共擠型材。同時,公司還推出裝飾條、窗臺板和擋雨板型材,特別是四期工程率先推出的百葉窗,采用頁片可旋轉設計,實現通風、密封多功能,外形美觀,填補了國內空白;85系列上下提拉窗可帶紗設計,吸取了美式窗的精華,出材率可達139M2/噸。合理的斷面設計,充分代表著中國塑料門窗的發展趨勢,也是歐式塑料門窗在中國的典型代表,在行業中被廣泛稱之為“海螺系列”。
海螺型材具有隔熱、隔音、耐腐蝕、抗老化等優點,產品品種多樣、外形美觀,表面光潔,質感細膩,具有不易燃、能自熄、不變形等特點,可制作各種規格推拉、平開上懸、各種異型窗、門和室內隔斷等高級塑料門窗系列,成為目前建筑裝飾的首選材料。在我國國內處于領先地位。
佳紙股份:佳紙股份2000年中期首次出現虧損,公司在2000年中期報告中對影響公司經營情況的因素總結為兩點:一是目前國內建材水泥包裝大量采用復合袋、塑料編織袋等替代品,以及國家放寬對復合袋、塑料編織袋內襯紙的要求,使公司的經營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二是,近年來國家制定封山育林政策,限制采伐木材,尤其造紙材下山量銳減,原料供應緊張,原木價格開始上漲,使產品生產成本增加。佳紙股份的資產重組實際上剛剛拉開序幕,2000年8月公司刊登公告,原第一大股東佳紙集團公司已同成都科邦電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訂股權轉讓協議,轉讓佳紙股份的國有法人股6800.7萬股,占股本總額29.9%,轉讓后佳紙的第一大股東將易主。至于今后的動向,仍值得關注。
長江包裝:長江包裝于1998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屬于遺留問題股。公司前身是四川省長江造紙廠,1988年開始進行股份制改造,發行1450萬股普通股,1988年4月上市。由于內外兩方面的因素影響,公司上市一年后即告虧損,并且凈資產嚴重低于面值,是造紙行業上市公司中唯一一個受到特別處理的股票。四川省國投公司于2000年10月9日分別與四川泰港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西藏天科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簽訂協議,將所持長江包裝國家股1645.88萬股,占長江包裝總股本的27.11%,轉讓給泰港實業;將所持長江包裝國家股1517.79萬股,占長江包裝總股本的25%,轉讓給西藏天科。其后,長江包裝以應收款與西藏天科所持有的西藏華圣97.86%之股權進行等值置換,置換后,長江包裝的資產質量得以提高,經營范圍也增加了土木建筑工程等方面。另外,長江包裝控股的長泰公司還托管經營四川泰港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所屬廣漢帕堤婭餐飲娛樂有限公司訟鍆泄芫磕昕晌敬?600多萬元的收入。
保稅科技:原大理造紙,第一大股東云南大理造紙廠于1999年5月2日與江蘇省張家港保稅區稅實業有限公司簽定了股權轉讓協議書,將其持有的部分國有股1718萬股轉讓給江蘇省張家港保稅區保稅實業有限公司,轉讓價格每股人民幣2.63元,轉讓總金額為人民幣4518.31萬元。此轉讓完成后,江蘇省張家港保稅區保稅實業有限公司成為大理造紙的第一大股東。張家港保稅區入主后,大理造紙分兩次收購了張家港保稅區外商投資服務有限公司的股權,目前已持有91.2%的股份。公司的主營業務增加為生物高新技術應用、開發;高新技術及電子商務、網絡應用開發;機制紙及紙板系列產品制造、銷售,公司名稱也變更為“云南新概念保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過分析上述上市公司的資產重組,我們可以發現它們是被動的重組,或因為經營陷入困境,出現虧損,不得不通過重組尋找出路;或因為第一大股東變更,新的大股東帶來了新的資產或項目。除此之外,在造紙行業上市公司中,還有主動進行資產重組,向其他行業滲透或擴大規模。
青山紙業:青山紙業是生產包裝紙的大型造紙企業,由于產品市場競爭異常激烈,行業發展前景不容樂觀,青山紙業近幾年以造紙業為紐帶,積極向上下游產業進軍。1999年青山紙業利用配股募集資金,分別與將樂縣常青林業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和泰寧縣林業建設投資公司合資興辦股份林場,通過投建該項目,將之辦成造紙企業的第一車間,實現林紙一體化。既可以緩解公司造紙用材供應的不足;又可以減少木材流通中的許多中間環節,降低造紙成本;還可以通過加大投入、依靠科技來加速森林資源的培育,提高林業的總體效益。公司控股的福建省泰寧青杉林場有限責任公司2000年7月在泰寧縣掛牌營運,福建省漳平青菁林場有限責任公司也將于近期正式投入運營,這些營林項目將給公司帶來較好的經濟效益,也為青山紙業最終建成160萬畝的原料林基地邁出重要的一步。
在進行林紙一體化經營的同時,青山紙業還向下游產業即精細化工產業邁出了步伐。投資控股了福建青山漳州香料有限公司,該公司經重組后已逐步走上健康發展的軌道,2000年上半年實現利潤900多萬元。
晨鳴紙業:從1995年開始,公司以自身發展形成的優勢為基礎,抓住國家對國有企業進行戰略性重組的機遇,適時運用“內抓滾動式發展,外抓低成本擴張”的發展戰略,對資本運營進行了大膽探索并取得了較大突破。其資本運營動作主要有:1996年6月,公司首承租齊河紙板廠,盤活了3.4億元的國有資產,而且在承租當年僅有5個月時間即實現利稅515.7萬元;1997年10月,公司出資7143.63萬元控股山東晨鳴熱電股份有限公司51%的股份,保證了公司用電和用汽的來源;1997年12月,公司與武漢漢陽造紙廠合作,投資2.08億元控股了武漢晨鳴漢陽紙業股份有限公司50.93%的股份,寫就了迄今為止中國造紙業最大的資產重組舉措,1998年、1999年又分別控股經營了襄樊晨鳴銅版紙有限責任公司、海拉爾晨鳴紙業有限公司等。
三、資產重組對經營業績的影響
資產重組使上市公司的業績得到改善。海螺型材2000年中期每股收益達到0.59元,成為一個名符其實的績優公司;保稅科技在重組后業績也有明顯的改善,中期每股收益0.20元;同時主動進行重組的晨鳴紙業和青山紙業也見到很好的效果,晨鳴紙業一直是造紙行業中的佼佼者,通過資產重組低成本擴張規模,不但沒有使業績下降,反而還有上升;青山紙業幾年來股本不斷擴大,仍保持良好的業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