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埔里的好山好水,除了制造出聞名全省的紹興酒之外,還有另一項出名的古早行業,但由于近年來機器造紙快速又便利,使得手工造紙迅速沒落,而腦筋動得快的業者,卻想出辦法,結合觀光和教育的功能,成立文化園區,不但留住了手工造紙的文化傳承,也讓民眾了解造紙的過程:打漿十秒;抄紙十秒;烘紙十秒,這三個程序就是手工抄紙最后重要步驟,現在你只要到埔里來傳統的造紙術展示在你眼前,假如你也不怕臟的話還可以動手試試看.
除此之外,還可以拿起手工紙學學拓印的技術 而這樣兼具傳統與文化的地方不僅小朋友玩得開心就連大人也樂在其中.除此之外,業者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和地方產業作結合,也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當中發現,白筍殼也是個適合造紙的材料,而他們將它叫做臺灣紙,更神奇的是,臺灣紙不僅好用,而且越久越潔白,也因此被命名為造紙現場認真在抄紙.烘紙的歐巴桑,每一個人從事這樣的工作已經三,四十年了純熟的動作讓人似乎感覺造紙是一件簡單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