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書寫紙在近二十年中產品不斷升級換代,品種日漸豐富,給消費者以更多的選擇機會,這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技術進步,對紙的品種、質量和性能不斷提出新要求的結果。80年代,我國印刷業和造紙業共同完成了凸版印刷轉變為膠版印刷的技術革命,這是我國印刷造紙業提升國民文化消費層次進程中出現重大轉折的里程碑。膠版印刷品表面細膩、平滑,印刷效果清晰、鮮艷、明亮,并能夠承受溫度和水份的較大變化而不出現卷曲現象,使印刷產品檔次上升了一個臺階。而90年代數字印刷技術的出現,要求機械木漿印刷紙品質日臻完善,產品質量進一步提高,同時在化學木漿印刷紙范疇內,又發展了激光印刷紙和噴墨印刷紙。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印刷技術的迅速提高,造紙技術也日新月異,產品品種越來越多,質量不斷上升。目前印刷書寫紙市場上高中低檔產品應有盡有,縱觀上海銷售市場,產品供應基本上是進口紙、中外合資紙、國產紙三足鼎立,其中以太空梭、立可得等中外合資品牌在市場上有較大層面的消費用戶。各個不同檔次的產品有各種不同的用途,可謂各得其所。但是近期市場需求情況不佳,紙張生產能力遠遠大于消費能力,在市場供大于求的形勢下,低價銷售、酬賓促銷、價格廝殺、同業傾軋,其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市場經濟中商品競爭必須遵循合理、公平、有序的原則,而面對低價傾銷行為,經銷商們應積極建立起同類商品指導價格,組建反傾銷組織,抵御不正當競爭。如在今年8月,中韓銅版紙企業坐下對話,商榷銅版紙正常銷售價格,是民間規范市場銷售的一次成功策劃,從而敦促商貿活動的各方參與者都能恪守市場經濟的游戲規則。中韓雙方有關銅版紙生產企業共同探討了銅版紙售價,共同努力來維護銅版紙市場正常經營活動,表明中國銅版紙生產的整體實力已具備了和國外企業對話的資本和規范市場銷售的能力,也使人們看到市場逐漸趨向成熟的一面。
但是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印刷紙市場競爭會越來越激烈,銷售形勢不容樂觀。各生產企業是否應該從產品質量、品種和售后服務諸方面多下功夫,積極地尋找銷售目標,確立自己產品的市場定位,從而占領致勝市場的制高點。
|